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甘泉县下寺湾镇入选陕西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名单!

10月9日,甘泉县下寺湾镇“乡村建设主题”《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筑牢乡村振兴根基》入选陕西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名单。

IMG_256

近年来,甘泉县下寺湾镇通过多措并举,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下寺湾镇主要是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强镇富民为目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污染防治、农村改厕、文明评选、振兴项目、景区创建相结合,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助力美丽镇村建设,全面提升了全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甘泉县下寺湾镇地处北洛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下辖9个行政村和1个农村社区,总人口12967人。近年来,全镇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强镇富民为目标,积极围绕国家级重点镇建设的26项要求,优先提升镇域发展基础条件,先后实施下寺湾敬老院、污水处理厂等民生重点项目;持续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形成了“蔬菜、畜牧、林果、旅游、商贸服务”五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省级旅游特色名镇、省级卫生乡镇、省级优秀公务员示范单位、陕甘两省子午岭联防先进单位、市级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与污染防治相结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严格按照“蓝天碧水净土”工作要求,抓实隐患排查整治、流域污染治理、群众意识提升等工作,不断夯实“生态下寺湾”靓丽底基。一是围绕关键,动员群众,筑牢生态护河防线。以房前屋后沟河渠、排水沟等治理为重点,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清理沟渠杂物,全面禁止秸秆焚烧,清除整治地膜污染。积极争取一事一议、美丽镇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奖补资金,对村庄周边内外进行综合治理。二是着眼控源,严防死守,全面消除污染隐患。开展了水质不达标的洛家沟河、雨岔河、蛇河沟河流域污染源溯源整治工作,对张家沟5家农家乐存在疑似污水直排现象进行整改。大力开展畜禽养殖粪污排放整治,累计整改养殖户38家,无害化处理11处;清理各类河道沟渠垃圾、污水偷排37处,清淤土方1400余方;死水坑、黑臭水体彻底消除,农村生产环境整体改善提升。

IMG_256

与农村改厕相结合,提升清洁文明。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把小厕所作为大民生来抓。一是强化督导考核。始终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把“群众用不用得上、用得好不好”作为衡量这项工作的硬指标。二是因地制宜改建。在实施户改厕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进院入户为目标,结合旧厕址面积、方位、地势等情况,因势利导,分户施策,让群众积极参与、全程监督、全力配合,确保户改厕建的好、用得上。截至目前,完成了田家沟、程家纸坊、张家沟、闫家沟4个村整村推进,整改旱厕189个,高标准建成无害化厕所246个,有效杜绝旱厕蚊虫滋生,使用效果好,群众认可度高。

与文明评选相结合,提升创建标准。以“信用甘泉”、爱心超市为抓手,在全镇范围内积极开展“清洁文明户”“净美家庭”“健康家庭”等评选活动,让更多群众参与到评选活动中来,通过评选活动把农村环境整治、镇风文明建设延伸到每个家庭,引导群众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强群众文明卫生意识。

强化过程监管,注重制度建设。评选活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逐步推动评选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广大群众认可度和参与度。多措并举,坚持数量与质量并举。全镇共开展“净美夺旗”活动24次,评选出“清洁文明户”265户,评选推荐星级农家乐15户,申报“健康家庭”11个,开展文化下乡活动16场次,爱心义诊33场次,通过系列活动,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张家沟、闫家沟分别申报创建省、市级健康村庄,有效促进镇区品位提升。

IMG_256

与乡村振兴项目相结合,助力推进乡村振兴。一方面是与乡村振兴规划相结合,统筹规划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镇区街道改造工程为统揽,积极谋划项目向周边村庄延伸,将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通村道路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环境改造等项目,统一打包规划设计,着力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打通“最后一公里”。镇区主街道人行道改造硬化9000平米,栽植绿化树种260棵,统一店面门头牌匾246家;社区新庄洼、甘沟河完成村干道硬化36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8个;程家纸坊完成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张家沟等五个村完成整村发展规划,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与景区创建相结合,提升镇区品位。秉承惠民理念,有效解决“散、杂、乱”管理顽疾。通过召开现场会、示范亮点带动、以点带面推动等方式常态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围绕重点难点,集中整治脏乱差,全面推进“三堆五乱”治理,累计组织1840人次,动用大型器械89次,清理“三堆五乱”144处,拆除违建大棚耳房、私搭乱占等51处,清运处理垃圾980吨,村组卫生死角基本消除。挖掘优势资源,培塑标志性品牌。将龙嘴沟村老旧窑洞改造成为民俗文化博物馆,凸显黄土高原农耕文化,用农旅融合思维为甘泉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供了有效借鉴。创建助推发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协调配合大峡谷4A级景区创建,各村道和农户院落累计栽植景观树种5000余株,种植花草360余亩,镇区配置花坛100个,旅游沿线环境整治和绿化净化得到显著提升。

秉承以民为本,注重共建合力。全面铺开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下寺湾镇党委、政府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注重发动村干部、网格员、公益性岗位带头行动,先从自家院落整治做起,要求挂片驻村干部蹲点守候,逐村逐户盯住推进,借助“村村响”广播滚动式宣传,强化示范带动,鼓励引导更多党员群众由被动到主动,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化、常态化,逐步形成群防群治的新格局。

聚焦政治责任,注重责任落实。下寺湾镇党委、政府制定镇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成立镇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村(社区)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镇一级明确一名党委委员和各片长分抓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在落实工作上既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统筹推进;村一级明确支部书记、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落实以村为主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全镇上下形成齐抓共管、步调一致、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提升明显。

IMG_256

增强思想“渗透力”,注重宣传引导。指导各村开好群众会、广播会,深入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让村民切切实实看到整治效果,动员大家投身美丽家园建设,激发村民动力。号召各村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清洁村庄、清洁庭院活动,“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实现了群众由“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思想转变,营造了“环境连着你我他,美好环境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注重督导考核。结合实际制定了《农村环境整治与管护考核办法》,把农村环境整治纳入对村两委每季度的绩效考核,坚持每个村每季度推进一个自然村,实行月调度、季考核,采取现场观摩、现场点评、现场打分,强化督导考核,注重结果运用,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持续深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共同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实到位,共建生态宜居的美好下寺湾镇。

未来,甘泉县下寺湾镇将继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美丽乡村建设再立新功。(供稿:甘泉县下寺湾镇)

责编:朱刚

编辑:鄢雨晴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