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

让“爱”刻在教育理念里

—体罚岀现的几种现象及干预措施

体罚是以暴力的方法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或者以其他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身体健康的侵权行为。其标准是,以罚站、打手心等方式来伤害学生的身体或者心灵的行为。也有变相体罚,如烈日下暴晒,罚蹲或大量抄写等方式,也有讽刺,挖苦等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方式,以达到教育或管理的目的。近年来,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事件屡屡发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无论是直接体罚还是间接体罚,从法律的角度上都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等条文中明确指出残酷无情的体罚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悖于教学规律,损伤了学生的尊严,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体罚的儿童往往会表现出痛苦、悲伤、恐惧、愤怒、羞耻和内疚等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国家教育部早就公布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不同程度的体罚实际上还存在。大多数都是有"责任心"的教师才会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少以"你的学生真皮""你的娃真懒"等抓学生,促成绩,“教师和家长无冤无仇”等来搪塞,大多数家长也就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一笑抿恩仇"式地谅解了。但也有不少案例会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对质公堂",闹得不欢而散。案例数不胜数:一初中生因上课不听讲,数学老师几次提醒未果,一怒之下,扇了一耳光,家长讨说法未果,索要万余元而告终。还有一案例,一生生性拖拉,加上贪玩,致学业荒废沉迷游戏中,老师多次提醒视为耳边风,多次谈话无济于事,一怒之下,踢了一脚,孩子闪躲,正中裆部。家长气急败坏,扬言报案,经多方协调商定,以十万巨额达成谅解。更有甚者,有走法律程序,或上传网络,引发舆情而受到通报批评,甚至开除公职的处理。

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迫在眉睫。同时让每位教师追根溯源,防微杜渐,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不分析试卷,只看成绩。

教师倾注心血完成教学,满心欢喜地想,本次测试一定可以拿个高分,可没料想到,测试成绩大失所望。没有分析试卷,不找问题所在,也不"亡羊补牢",看见低成绩者,就以该打来惩戒。更有甚者规定:低于均分一分等于一戒尺。以棍数多少来教育学生"改邪归正",结果可想而知,学生本来不会,一打更稀里糊涂了,久而久之,自信心打没了,成绩一落千丈,成了学渣,自己还可能背了处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测试是检测我们在教学中哪些知识点遗漏了,哪些知识点学生没学明白……比如,语文试卷中,学生是基础知识失分,还是背诵应用不足,或是阅读,写作方面还有待加强呢。在数学试卷分析中,我们要看学生是概念不清,还是方法不明,亦或是拓展方面不会灵活运用。只有及时发现,才能对症下药,弥补不足,成绩才会快速上升。

2、不交作业或拖拉不做。

不交作业和作业拖拉应该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各年级各班都会出现的。虽然我们教师一再提醒,一再督促,但个别学生依旧"牛皮筋",当教师再三催促时,无奈之举就是"罚站",或"棍棒惩罚",那么,"伤痕累累"难免出现,学生哭哭啼啼,家长闹闹腾腾……悲剧就会重演。其实不交作业和作业拖拉都有其原因的,除学生生性“懒"外,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是不是学生不会做?若是不会做,那就冤枉他们了。那就应归根在我们的教学上了。我们痛定思痛:我们备课时是否备了这些学生?是否考虑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广泛性?是否在课堂上讲清楚了?学生理解掌握程度怎么样?会应用解决问题吗?还有一方面值得我们考虑,学生不写,我们是否询问过?是否面对面辅导或留在自己身边细心、耐心辅导过?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何愁作业不写呢。(这里强调一点,学生的作业一定是分层的,不能一概而论)

我有个习惯,讲课前不仅要认真复备课文内容,更主要的是翻阅大量练习内容:教案上相关提示、资料上的练习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过的类型,我都一一记在课文相应位置上,重点用红笔作强调或解释。讲课时有意提高声音作提示,或提醒做好笔记,有时专门问问这些"溜作业"者笔记做好了吗?记住了吗?不妨让他们说一说……这样一来,课后作业或家庭作业出现了,学生都马上找到答案,顺利完成任务。与其难倒学生而放弃,不如让学生提前学会而乐意,学生写作业迎刃而解了,何来体罚呢。

3,学生因贪玩而不写作业。这些学生不是智商低,而是爱玩,或沉溺在游戏之中,不能自拔。主要表现在上课心不在焉,无所事事,或打磕睡,萎靡不振,但一到放学,顿时精神十足。我们作为教师,应该了解情况,与其约法三章,形成相互制约关系,同时也要摸清问题所在,做出正确的帮扶措施。记得有一学生,因爱玩电子游戏而不写作业,久而久之,就成了“学渣”一个。当我接手这班时,很快发现了这个现象,通过家访得知,家长将家里网线断掉等手段控制,但效果甚微。我斟酌再三,征得家长支持,与该生达成协议,每天按时休息;认真听讲;必须完成最基础知识部分,而且当天必须在我身边完成,回家吃饭预习新知识后,与我说道说道,方可玩一小时自己喜欢的游戏。约法三章后,虽出现过反复,但在我和家长的引导、督促下,该生由只做基础题发展到可以做一些能力题,由“陪学”到独立做。最后成绩由差到及格,最后成为一名合格小学生。可见,约法三章也是有独到之处的。

4,管理无章法,不耍手腕,遇到错误,“打”成了唯一管理的法宝。

在班级管理中,有“欺凌”学生屡教不改者;有迟到早退屡犯校规者;有课堂不认真听讲,屡屡捣乱者:有故意损失公物而消声匿迹者……总之,每个班级的问题都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作为老师,不能对任何一种错误靠体罚处理,靠“打”来解决。否则,弄不好,我们会受到《教师不良从教处罚意见》处罚,轻者约谈警告,重则通报批评,一票否决。为此,我建议,每位教师先学好《教育学》《心理学》,让理论指导自己。其次,我们不妨在管理方面多研究点策略,比如“超市激励法”“管理我有责,班级我负责”等方法让他们获得价值感,引导学生沿着正确轨道而争先恐后。

5,单亲孤儿特殊生。

随着社会发展,单亲离异己成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学生遍及各个学校,均是各位教师头疼对象。对于这类学生,大多数是缺少爱,滞留在爷爷奶奶身边,老人们只顾让吃饱穿暖,隔辈人的溺爱无法控制,加上己伤了幼小心灵,更不想约束,管教,致使该类学生放任自由,漫无目的。

我们教育者应充分了解其原因,用自己的爱为其撑起监护管理的职责,让其感到关爱的温暖,让其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小学生。

记得我带班时,我班有一名父母亲双亡的小女孩。她不讲卫生,不学习,爱“小偷小摸”,不良习惯集于一身,面对这么棘手的学生,我没有放弃,了解家庭状况后,我主动找她谈话,十几天后,我得到她的信任,向她提出:每天早晨上学前,下午放学必须洗漱。当她看到我给她买的崭新的脸盆,印着可爱动画的毛巾,爱不释手。拿起香喷喷的香皂、牙膏,眯着眼睛,沉浸在幸福之中……自此,每天在我办公室里洗漱成了她必做的一项任务,她手干净了,头发整齐了,笑容也多了……我给她买文具,买工具书,借阅丛书……她和我一块学习,久而久之,该生和之前判若两人。听说她经常帮爷爷奶奶干些家务活,不仅成了家中好帮手,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年年荣获奖励。可见,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关怀,都能成为一名合格小学生。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特殊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或许在某些方面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但他们同样拥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献出一份爱,给予特殊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他们就能够在我们的关爱下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行,为特殊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用爱心和耐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用关怀和理解去呵护他们的成长。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特殊学生一定能够展现出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温暖。

最后,让我们铭记这句话:“只要人人献出爱,特殊学生都会成为闪亮的主角。”让我们将这份爱传递给每一个特殊学生,让他们在我们的关爱中茁壮成长,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主角。(作者:榆阳区镇川镇中心小学 姜良龙)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