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唤起味蕾儿时味道!礼泉县烽火镇探索农业生态循环发展之路

一份“糖拌西红柿”,对于70、80后来说绝对是幸福感爆棚。“糖拌西红柿”材料简单、制作方便,将新鲜的西红柿切片,装进搪瓷碗中,撒上白糖就齐活了,夏天还可以放进冰箱里冷藏一下。耐心等待片刻,一道经典的美食就粉墨登场了。酸酸甜甜的口味,好吃到连汤都不放过,这便是70、80后记忆中的“儿时味道”。

如今,市场上的果蔬产品琳琅满目,但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绿色生态果蔬产品仍情有独钟。在礼泉县烽火镇,有一群人正通过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找回儿时的味道。

IMG_257

走进咸阳市礼泉县烽火镇的嘴巴公社,一条笔直的青砖路自南向北,道路两侧一座座整齐的玉米垛子像是穿着金色礼服的礼仪生,穿过玉米垛子,映入眼帘的是两旁鳞次栉比的蔬菜大棚,蔬菜大棚的墙壁上彩绘了各种各样旧时孩童活动的画面,有打陀螺、跳格子、剃头发等等,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回到了孩提时代,到路的尽头就是一座西红柿大棚。

IMG_258

据嘴巴公社负责人介绍,他们始终秉承生态循环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培育绿色生态的优质西红柿产品,依托园区自身资源就地取材,利用玉米、红薯、苜蓿作为饲料喂养生猪等牲畜,再将动物粪便全部导入沼气池,发酵利用,产生沼液废渣与果树枝、秸秆,粉碎混合制成有机肥,反育蔬菜和麦田,已经形成了“猪肉变资金、猪粪变沼气、废渣变肥料”的生态闭环,实现了“低投入、低排放、无污染、高品质”的生态循环生产格局。同时,大棚里日照时间和强度都十分充足,恒温、通风、灌溉设备一应俱全,为西红柿的培育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此外,他们还为每座大棚设置“值班室”,专人全天候监护,制定工作制度,建立工作日志,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IMG_259

在西红柿的生长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和激素,确保西红柿的自然生长周期。大棚里的西红柿有青色的、黄色的、粉色的、红色的,在同一时间向人展示了不同生长阶段的西红柿生长状态。随手摘一个熟透的西红柿,掰开沙瓤饱满带金星,尝一口酸甜可口、鲜嫩多汁、沙而不面,这便是儿时的味道了。

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安全、营养的需求不断提升,绿色生态农产品越来越收到市场的青睐。为了满足周边市民更多对于绿色生态的需求,嘴巴公社正逐步整合自身资源,打造集种植、体验、研学、观光、休闲、饮食、民宿为一体的现代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在提供更多优质绿色生态农副产品的同时,为周边市民提供多元多彩的田园生活服务,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唤醒儿时的记忆,让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共同享受美丽乡村的成果。

IMG_262

寻找“儿时味道”是一种情怀,也是现代农业企业抢占市场先机的驱动力,但要想绿色生态农业做强做大做远,仅仅依靠这份情怀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强大更持久更持久的动力保驾护航。

烽火镇位于礼泉县东部,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泾河、泔河流经分别流经镇东部和北部,自然地理条件优。为提升烽火镇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烽火镇党委高度重视辖区农业园区的发展,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全力以赴助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IMG_264

强化基层党建引领。礼泉县烽火镇党委坚持选好配强党员领导干部,统筹协调企业所在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凝心聚力、因地制宜、深入实地,指导嘴巴公社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为企业发展把脉定向,指导该企业先后引进各类人才6名,其中党员4名,夯实人才梯队,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政策、人才支持。

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针对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道路交通网络、排水灌溉系统。2023年,新修生产路26公里、灌溉渠13公里、新打机井6眼、完成通村路6.5公里,完成10个村农村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工作,完成1万亩土壤改良任务,基本实现全镇12个行政村路网、水网、电网、通信全覆盖,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提升理念做好服务。礼泉县烽火镇党委、政府秉承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的服务宗旨,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特别是针对农业重镇的镇情,积极联络对接礼泉县乡村振兴农技服务直通车专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改善辖区空气质量,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供稿:礼泉县烽火镇)

责编:刘萌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