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定边县贺圈镇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实施以“疏、查、联、复”为核心的“四字工作法”,有效发挥了法治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夯实了风险防范的社会根基。
以“疏”为主,营造和谐法治氛围
矛盾纠纷的化解不仅在于“治已病”,更在于“防未病”。贺圈镇坚持以疏导为主,通过一系列惠民、利民、为民的举措,引导群众向善向美,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之中。
志愿服务惠民,法治宣传深入人心。组建了理论宣讲、文化惠民、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等八个志愿者服务小队深入基层,普及法律知识,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
困难帮扶利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建立困难群众帮扶档案,实施定期帮扶,缓解经济困难引发的矛盾。今年以来,对35周岁以上妇女免费进行“两癌”筛查2100余人次,进村入户帮扶慰问260余次。
法治服务为民,法律咨询触手可及。严格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民警”制度,选聘了15名律师担任各村、社区的法律顾问,并选派了15名民警联系村组、社区,包保网格,确保群众随时获得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在法治广场集中宣传6次,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宣讲国家安全教育和反邪教活动16次,入户进行普法宣传520余次,民警包保网格进社区宣传60余次。
以“查”为基,动态掌握全域民情
贺圈镇通过多种渠道动态掌握民情,及时发现并化解潜在矛盾。党员干部下村包户,全面排查民情民意。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村制度,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房前屋后,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全面排查掌握老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及时掌握第一手民情信息。
网格管理服务到位,矛盾纠纷及时处置。充分发挥网格管理服务的作用,压实网格员第一责任人责任。网格员采取日常与特殊时期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群体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突发状况进行排查,并及时妥善处置。
信息集成研判精准,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建立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和舆情预警机制,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对于收集的民情民意,镇村两级干部逐个进行分析研判,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事项落实领导包抓责任,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防、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
以“联”为要,促进纠纷多元化解
贺圈镇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构建多元调解工作体系,促进纠纷的多元化解。
整合资源力量,构建多元调解工作体系。整合信访、司法、农业、公安、民政、国土等资源力量,建立了以人民调解为主体,以行政调解为保证,以司法调解为补充的“三调联动”多元调解工作体系,提供多样化的纠纷解决路径。
坚持情法相容,鼓励依法自愿协商解决。聘请懂法律、明事理、善调解、有威望的离职村干部参与调解工作,鼓励依法自愿协商解决。对于未达成协议的矛盾纠纷,依法引导当事人通过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途径解决问题。
依法信访受理,联动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对于坚持走信访渠道的当事人,依法受理信访案件,依照建立的信访问题处置和矛盾纠纷调解联动机制,坚持把调解贯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始终,实现事心双解。近三年共办结信访案件459件。
以“复”为要,巩固纠纷调解质效
定期复盘回访,防止矛盾纠纷反弹。建立矛盾纠纷跟踪回访机制。对已化解的重大矛盾纠纷,镇村两级干部定期进行回访,全面了解当事人的思想状况、行为有无反常等情况,有效防止了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出现反弹。
举一反三改进,提高纠纷化解质效。在回访过程中,逐一记录、收集反馈。镇村两级干部认真对当事人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提高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质效。
完善机制建设,实现平安贺圈联创。进一步完善了信访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建立了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协调联动机制,清除了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的盲点,实现了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目标,为贺圈镇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供稿:定边县贺圈镇)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