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领域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黄龙县人社局在县纪委监委指导下,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在建章立制上狠下功夫,纵深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安全规范,牢牢守护社保基金安全和人社干部安全。
建立内控管理制度。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制定印发《黄龙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内审稽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明确稽查对象、方式、重点、流程会和对账机制;就业服务中心完善《失业保险基金内控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失业保险日常管理。落实主要负责人任系统管理员,副主任任网络管理员,经办人员为操作员的“三员”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杜绝了“一人通办”现象的发生。制定《黄龙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社会保险基金对账机制》,严格对账内容和流程,每月在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业务经办之间进行对账,在单位外部与财政、税务、经办银行进行对账,让带电的高压线铺设到每一个经办环节。
建立部门协作制度。会同公安、司法、财政、卫健、审计、市场监管、税务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深入开展社保领域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在全县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作联动、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和市人社局的数据沟通,工伤保险形成《工伤认定书流转制度》《劳动能力鉴定数据流转制度》,定期比对核实工伤人员待遇,防止出现以虚假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骗取工伤保险基金的情形,联系市人社局收集准确的工伤认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数据2次,对比排查60名待遇领取人员工伤认定材料。居民养老建立高风险业务市级预警审核制度,风险较高的业务由县居保中心提出申请,报市人社局具体审核,有效提升业务办理安全性。
建立网络数据管理制度。规范疑点数据处理流程,社保经办机构按照数据比对、电话联系、现场核对、查阅原始档案等手段对疑点信息逐一核实,详细确认疑点人员真实情况。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制定《办公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在设备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政务外网和金保专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定期与司法局、法院共享社区矫正人员数据、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信息36次。与财政、税务、金融机构等部门定期对比账目32次,确保社保基金流向清晰、足额到账。联系市人社局收集准确的工伤认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数据2次,对比排查60名待遇领取人员工伤认定材料。
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黄龙县人社局以养老、失业、工伤三大保险待遇发放为重点,对待遇领取人员死亡多领、死亡冒领,虚构伪造身份领取养老金,重复领取待遇,服刑人员领取养老金,工伤保险待遇申报资料等重点问题进行自查排查。各经办机构每月对内部高风险岗位的业务经办情况进行随机审查,开展岗位审查40余次;接收中省市反馈疑点数据143条,全部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处理,疑点数据处理率、办结率达到100%。配合驻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对比县民政殡葬管理处相关档案资料,发现疑似死亡冒领养老金问题3人,涉及机关事业养老保险2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人,经跟进督办核查发现1人多领1个月养老金6470.4元,现已全部退回,并对涉事干部张某某进行严肃追责,给予政务警告处分。累计追回历年多领养老金6人9579.6元。
下一步,黄龙县人社局将严格按照集中整治要求,筑牢制度根基,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持续加强对相关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法规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在建立健全社保领域集中整治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供稿:黄龙县人社局)
责编:刘涛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