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有保障”水平,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本着“一个孩子都不能少”的原则,近年来,陇县教体局多措并举抢抓开学季“控辍保学”,助推乡村教育振兴。
筑牢“双线”机制,强化“控辍”责任。聚焦目标任务,夯实各级责任,织密织牢控辍保学联防联控网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控辍保学长效联动机制。春节前夕,分别从政府、教育两条线安排部署控辍保学工作,并逐级签订了《控辍保学年度目标责任书》。在开学工作安排部署会上,重点强调安排了从学生开学报到开始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印发了《关于做好春节前后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3年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2023年春季学期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3年春季学期控辍保学专项督查的通知》,同时组织安排10个督查组深入10个镇及直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开学控辍保学工作进行全面督查指导。
构建三级监管,有效动态监测。寒假前,组织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在校学生就读情况排查工作,以镇、校为单位,聚焦留守、孤残、单亲、贫困学生、随迁子女、学困生等重点特殊学生群体开展逐一排查,对有失学辍学风险的学生及时建立台账,对风险原因、思想状况、家庭现状、新冠病毒感染等情况进行全面核实,摸底排查失学辍学风险学生底数,并将其列为重点预警监测对象,按照“(联)校长包(镇)校、主管领导包班、班主任及教师包人”的工作原则落实各级包抓责任,建立预警监测机制,不间断开展控辍保学工作。认真落实“双线四包”责任制,强力推进“控辍保学攻坚”行动。紧盯存在厌学倾向、失学风险学生,按照“一生一案”要求,采取“四帮一”措施:即镇、村干部,学校包抓领导,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各1人共4人作为一名学生的帮扶联系人,持续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和心理疏导工作,形成合力劝返格局。实行假期跟踪监测,对有辍学倾向学生做到发现一起,上报一起,劝返一起,将失学辍学风险降至最低。
强化教育宣传,凝聚“控辍”合力。各镇校通过班级群、家长群、公众号、企业微信微官网等途径广泛宣传控辍保学政策,发布“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利用各级走访慰问,元宵节社火游演等大好时机,加大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全社会尊重和保护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开学初,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教育,围绕“完成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是自身成长的需要,是国家、社会、家庭发展的希望”等方面进行广泛宣传,切实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从源头切断辍学想法;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法制教育,结合典型案例,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家长自觉履行控辍保学职责意识。把控辍保学政策宣传到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学生,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政府、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控辍保学机制和氛围。
“三三”一体推进,“控辍”落实落细。“三线合力”,精准劝阻。即协调镇政府、司法、学校集中劝返。开学初,将各镇校政策性休学学生、摸排出厌学学生、存在失学风险学生、有辍学倾向学生及其家长集中统一教育引导劝诫;政府线牵头组织,并约谈控辍保学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及负责人;司法线以案释法,让学生及其家长充分认识完成义务教育是法定义务,对学生家长下发司法建议书;教育线做好学生及家长思想工作。各部门加强组织协调,认真履行控辍保学工作职责,构建义务教育有保障的长效机制。“三个一次”,动态清零。教体局控辍保学专班每两周一次,开学第二天立即开展新学期学生报到人数清查行动。对照学籍人数,随机入校,进班级清点人数,检查学生出勤及请销假手续,重点核查已劝返的苗头性学生,是否安心在校,发现有新苗头,立即启动联合劝返机制。每月一次检查送教上门情况。重点核查是否按要求落实送教上门任务,了解家长对送教工作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每月一次约谈控辍不力的镇校负责人。“三类能人”,帮扶保学。积极发动“三类能人”,即:德高望重的长辈、关心教育事业的乡贤、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带头人,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控辍保学工作。
优质均衡发展,幸福教育启航。改善设施,营造暖心环境。去年,全县投资6500万元,实施中小学基础设施改善提升项目,完成27所农村中小学教学楼、宿办楼维修加固改造提升项目和教育教学设施添置项目,切实提升中小学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办学条件由“有学上”向“上好学”不断提升。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留人留心,文化暖心,增强学生自信。陇县各镇校做好劝返回校学生的心理辅导、理想前途等方面的“三生”教育,严格落实“双减”政策,组织参加体育、科技、艺术等社团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由被动变为主动,“留得住”“愿意学”。(供稿:陇县教体局)
责编:刘亚莉
编辑:吴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