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勉县金泉镇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工作原则,始终把维护人们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开拓创新群众工作。提升群众工作落实质量,着力破解民意反映渠道不畅、问题处理速度不快、风险源头预判不足等痛点问题,切实为民排忧解难、打造良好信访生态。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推动民意沟通渠道多元化。充分利用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文明实践站、党代表工作室、信访接待室、12345市长热线平台,结合每月干部入户入企开展“进知解”活动,将信访平台延伸,多点聚力,全面深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挥人大代表、党代表、网格员密切联系群众作用、群众共治作用,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让群众路线走广走深,多通道直达顺畅反映民情民意。
简化民情处理流程,推动民意反馈便捷化。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群众合理诉求自动归类流转,能当场答复的现场答复,不能现场答复的,由包村领导牵头主抓,业务领导通力配合,所在村全面参与组成调查组,限期办结。对信访次数多的事项,重点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对长时间未解决的合理诉求,分析未办理原因,找出源头症结,协调处理部门,实行专案督导,督促问题整改,推动诉求从快处理。针对疑难纠纷和不合理诉求,邀请法律顾问参与调解,提供准确的法律咨询,解答群众疑虑,提高化解成功率。努力将镇信访接待“中转站”变为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的“终点站”,实现党委政府显能积威,群众满意提信。
超前化解风险隐患,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信访矛盾。坚持“预”字当先,及时深入排查,发挥信访工作前瞻性,敏锐性特点,提前预判化解潜在风险隐患,立足抓早抓小抓实,主动上手调处稳控,尽可能把社会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综治、信访、司法所、派出所、信访联动处置长效机制,将排查的不稳定人员和问题建立台账,落实包抓责任,实行挂账销号,责任到人,确保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做细做实初次信访化解,持续深化重复信访治理坚持做到风险隐患动态清零。加强对重点涉访人员和群体的化解稳控工作,强化动态管理,落实好“三对一、多对一”等有效措施,把问题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一线,消除不稳定因素。
2022年以来,邀请法律顾问参与调解各类纠纷8件,解答法律咨询30人次,开展普法宣传6场次。今年以来,投入资金两万余元,新增高清摄像头40余个,安装在主要道路、重点区域、重点人员周边,提升了道路交通、社会治安安全,重点人员实时稳控。(唐倩倩)
责编:刘朋涛
编辑:吴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