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

紫阳:“实干书记”谭金花

汉水清清,茶山披绿。到茶园查看茶叶生长,到茶厂检查生产情况,组织选手备战陕西省第三届“手工制茶”大赛……3月中旬,在紫阳县焕古镇大连村,总能见到一名年轻女子奔波的身影。

她,就是安康市总工会派驻大连村第一书记谭金花。

2021年8月,当安康市总工会领导把谭金花送到大连村时,村里的群众发出质疑:“一个女娃子,能干啥?”谭金花却暗下决心: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决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

放下行李,谭金花一头扎进村里。在最短的时间内,她走遍了村里的沟沟坎坎,基本摸清了村情民意,了解了群众的“急难愁盼”。

得知一组村民张静丈夫去世,留下她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谭金花立即联系安康市总工会给予其4000元救助金,解了她家的燃眉之急。

三组的产业路、七组的产业桥在强降雨中被冲毁,严重影响两组村民生产生活,谭金花又马不停蹄到相关部门联系协调5万元资金进行维修。

谭金花走村入户时,了解到茶农管护技术参差不齐,她就邀请了县上的茶叶专家到村里开展技术培训。

从村民的生活到生产,没有谭金花不操心的事。

她通过发抖音、朋友圈的方式,推销村民手里的特产;她操心农户茶叶的管护,总是在茶园巡查指导;她隔三岔五上门入户,照顾困难老人;她关心村里的困难学生,多方争取资助金,帮助他们圆了上学梦……

一件实事接着一件实事干,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她与村民融为一体,成为他们的知心人。一年多的辛劳付出,她的脸变黑了,身体变结实了。大连村的群众发自内心地说:“这个工会来的女娃子真行!”

大连村有茶园近3000亩,人均近3亩,茶产业是村里的主导产业,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推进以茶致富,谭金花多方“取经”,与行家探讨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金点子”。

她带领村“两委”组织村民安装了11辆生态山地轨道运输机为茶农运输物品;引导茶农建设标准化茶园,增强管护能力。她发挥工会干部的特长,不失时机地组织各类技能竞赛、技能培训,提高大连村茶叶品质,确保茶叶销售量稳步增长。

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她带领村“两委”抢抓机遇,于2021年底成立村集体实体企业——紫阳县宦姑码头茶叶精制发展有限公司,采用“村集体+粗制茶厂+农户”的模式,在全县范围开展茶叶精选加工、包装、销售项目。仅2022年春季,该公司就精选、包装茶叶10余吨,签下销售订单100余万元。同时,村集体成立劳务公司,通过聘用在家劳动力在全镇开展茶叶生产性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增收。

为了解决茶农老龄化、茶园无人管护的难题,今年以来,谭金花带领村“两委”深入调研走访,将村内闲置茶园全部流转。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谭金花的带领下,大连村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安康市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千工程”示范村。

“我外出一年多时间,这次回村发现我们村的变化大得很!安置点干净整洁,村道路平坦宽阔,还有好几处停车场呢。”这是该村外出务工人员翁常国的感受。

谈起今后的打算,谭金花笑着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千头万绪。只要驻村一天,我就要履行好第一书记的职责。”(来源:陕西日报)

责编:刘亚莉

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