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自古以来,人才的培养与发展都是治国安邦的战略大计,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释放人才红利是乡村振兴的“必选项”,要着力培养一批爱农村、懂农村、愿意建设农村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引”出源头活水。长期以来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乡村人员结构失衡、人才队伍流失,这不仅制约着乡村振兴推进的脚步,还导致大城市人口聚集,竞争压力增加,人才浪费等问题。推进新时代的乡村建设,必须先为乡村“输血”,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不断提升“造血”能力。细化乡村人才需求,拓宽人才来源,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既要引进“洋教授”,也要引进“土专家”,建设多元化人才梯队。需打好“感情牌”,诚邀老乡回乡创业,为他们整合资源,提供便利。要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工作,用好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岗位,让优秀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
“育”出带头先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符合新农村需求,具有“领头雁”作用的乡村人才,是加快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需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做到“精准滴灌”“按需点餐”,不断扩大乡村振兴人才存量,为乡村振兴储备好“人才库”。常言道:“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干部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注重提高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素养;通过干部夜校、远程电教、实地观摩等方式,为干部补足精神之钙、强化干事能力、优化服务意识。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参赛选手”,是真正愿意扎根家乡、建设家乡的“生力军”,需以“订单式”培养为突破口,培养一批懂技术、有文化、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农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三农”队伍。
“用”出真才实效。发挥乡村振兴人才“源动力”,可以激活农村“一池春水”,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书写好乡村人才振兴的“后半篇文章”至关重要。需要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做到“人岗匹配”,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建立容错机制,敢于让年轻人“挑大梁”“经风雨”,发挥年轻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要解决好基层人才的“后顾之忧”,提升福利待遇,完善住房、医疗、子女就学、政务服务等配套服务政策。为愿意建设家乡的人才搭好舞台,发挥乡贤、能人的“虹吸效应”,引进外来人才、资本,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农产品、做优乡村旅游业,充分激发乡村发展动能。(供稿:彬州市韩家镇)
责编:刘亚莉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