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泉县按照全省巩固提升“高、低、好、快、强”营商环境五方面优势为目标,全面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致力于政务服务更加精简,政策落实更加精细,助企帮扶更加精心,执法监管更加精准。围绕企业全周期发展,做优服务,不断提升县域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年伊始,石泉县营商办走访了省级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罗小平,他也是陕西安康通达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小平说道:“成为省级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的这一年里,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企业让我们直接参与营商环境工作,在重要政策出台的时候,也积极征求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让我深切感受到石泉重视企业爱护企业。这几年石泉营商环境的改善也能很直观地看到,比如说:帮办代办、纳税服务、水电气安装以及在政务大厅设置的“办不成事”和县长营商环境“三本帐”窗口等等,这些都是在为方便企业办事出台的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以前办一件事可能要跑很多部门,去了还不一定能找到人,现在只需要提交一次申请,按清单把材料提供齐全,很快就能办好,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营商环境。”
石泉县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大局”的理念,“一企一策”靶向服务,建立企业帮扶“六个一”“1+4+N”政银企对接、“警长制”“亲商助企日”等制度,积极推动减税降费、援企稳岗、降本增效等惠企政策直达市场主体。2024年在提升助企帮扶的工作中,也总结出一批典型经验做法受到省、市关注。“石泉县‘三心’服务模式助推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被评为陕西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三等奖。“石泉县政务服务进园区‘泉’速助力企业落地”“石泉县‘五坚持五提升’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案例在省发改委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中刊载。“石泉县建立重点项目‘153’全域协同联动审批服务机制”被评为全省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最佳实践案例”。
石泉县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也积极推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定期开展“亲商助企日”活动。“亲商助企日”活动是县域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2024年,共开展活动39期,走访企业82家,收集交办诉求问题、意见建议共100个,解决企业困难问题92个,切实协调解决了企业融资、原料供应、物流运输、用工、用地等实际问题,未解决的也在持续推进。安康锦帛瑞纤维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1月,公司总投资1.4亿元,建成了年产600吨包覆纱1600万双丝袜裤、500万条童袜及350吨粗旦包缠纱生产项目。共邀请该企业参加了2期“亲商助企日”活动,收集企业问题9个,涉及用工短缺、资金短缺、厂房租赁、原料仓储、电力保障、政策兑现等问题。
后期回访中,企业负责人宋更涛对问题的解决表示满意。宋更涛说:“每次座谈会后,县营商办都会根据会上确定的解决建议以清单形式印发至各单位,会上也给我们承诺了办理时限,让我们心里吃了定心丸。会后人社局、经开区、供电公司、各银行机构等都跟我们主动对接,上门服务。人社局今年为我们输送了劳动力500余人,经我们筛选,选聘了90余人就业,及时解决了我们用工困难问题。后续几个月中也按照我们的用工需求,动员各社区干部、县零工市场开展联合招聘工作,通过各类网络媒体平台发布招工信息,切实解决了我们企业用工问题。2024年5月,我们提出了资金短缺的问题,由于企业运营不足一年,无抵押担保,不具备贷款条件。但是农商、长安、邮储银行依然积极跟进,目前企业已满足贷款条件,申报材料已在审批当中。”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让企业满意。针对“亲商助企日”活动中收集的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也有专人积极跟进,这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升的一个显著体现,能让企业深切地感受到重视与关注。“亲商助企日”活动的开展不仅能解决企业问题,更能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下一步,石泉县将更多关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以及优惠政策落实能力。厘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以“无事不扰、无感服务”的工作作风开展对企服务,以“政府有为”助“市场有效”促“企业有利”,全面推进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以营商“软环境”支撑起高质量发展“硬实力”。(供稿:石泉县发改局)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