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

统万城金秋研学季:5000多名师生穿越时空,触摸历史的脉搏

10月14日至15日,靖边县第六小学800多名师生在统万城体验历史研学课程;10月17日,靖边县第七小学420多名学生在统万城研学,体验夯土、射箭等游戏;10月22日至24日,靖边县第二小学1200多名学生在统万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0月28日至29日,靖边县第七小学五、六年级800多名同学再次来统万城;10月31日,靖边县第十五小学730名学生在统万城研学并开展集体联欢活动。………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匈奴故都,再放异彩。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每一座历史遗迹都是一部无言的史书。统万城,这座匈奴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璀璨明珠,靖边县的5000多名师生,他们在这里展开的深度研学之旅,穿越千年的时光,探寻历史留下的痕迹。

IMG_256

参观博物馆与遗址:解读统万城的历史密码

如果说射箭和夯土体验是让学生们从实践中感受统万城的魅力,那么参观博物馆和遗址则是一次深入历史核心的探秘之旅。

走进统万城遗址博物馆,就像是打开了一部关于统万城的百科全书。馆内陈列着大量的文物,从精美的陶器、青铜器,到古老的兵器、钱币,每一件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墙上的展板详细地介绍了统万城的历史变迁、民族融合、文化发展等内容。学生们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穿梭在各个展厅之间,眼中满是惊叹和好奇。他们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件文物,聆听着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讲解,仿佛看到了匈奴族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场景,看到了统万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荣辱。

离开博物馆,学生们来到了统万城遗址。眼前的断壁残垣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但依然气势恢宏。高大的城墙、宽阔的瓮城遗址、错落有致的建筑基址,无不展现出当年的繁华。学生们小心翼翼地走在遗址上,脚下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他们想象着当年这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景象,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在这里,学生们对统万城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这座古老的城市不再是书本上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真实存在。

IMG_259

弯弓射箭:体验古代军事文化魅力

在统万城的研学活动中,射箭体验成为了最受学生们欢迎的项目之一。当学生们拿起传统弓箭的那一刻,仿佛跨越时空,成为了古代战场上的勇士。

场地边,指导老师详细地讲解着射箭的技巧:从站立的姿势、握弓的手法,到搭箭、拉弦、瞄准和放箭的每一个细节。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眼中闪烁着兴奋和好奇的光芒。他们身着模仿古代服饰的服装,英姿飒爽地站在射箭场地上,周围是金黄的秋色,与古老的统万城遗址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历史韵味的画面。

随着一声哨响,射箭体验正式开始。有的同学一开始显得有些手忙脚乱,箭支偏离目标,但他们并没有气馁。在不断地尝试和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要领。每一次弓弦的震动,都伴随着箭支划破空气的呼啸声。当箭射中靶心的那一刻,欢呼声在场地中响起。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游戏,更是学生们与古代军事文化的一次亲密接触。他们从中感受到了古人在战争中所运用的智慧和技巧,体会到了古代军事活动的紧张与刺激,也对统万城所承载的历史背景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夯土制作:感悟古代建筑智慧与艰辛

离开射箭场地,学生们来到了夯土制作体验区,准备探寻统万城建筑背后的奥秘。

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学生们了解到统万城作为古代杰出的建筑代表,其独特的夯土工艺是如何发挥关键作用的。夯土,这种古老的建筑材料,是由泥土、沙石等混合后,经过反复夯实而成。在统万城的建造过程中,无数工匠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学生们分成小组,开始亲自动手制作夯土。他们拿着简陋的工具,模仿着古代工匠的动作,一铲一铲地将原料填入模具,然后齐心协力地用夯锤反复击打。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不一会儿,学生们就累得满头大汗,但他们依然热情高涨。每一下夯击,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感受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坚韧与智慧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统万城建造的艰辛。这座宏伟的城市,每一寸城墙、每一座建筑,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他们明白了,这些古老的建筑不仅仅是一堆土石,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辉煌与梦想。通过夯土体验,统万城在学生们心中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一座充满生命与故事的古老之城。

IMG_267

这次统万城研学活动,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人生经历。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和参观,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在金黄的秋色中,他们在统万城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也带走了对历史的深刻感悟,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一代使者。(来源: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责编:杨栓明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