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教书人,以“工匠精神”教书育人,把教书当职业、当事业、当志业。我们是读书人,以“求索之心”悦读群书,视读书为乐趣、为雅趣、为志趣。墨卷至恒,书香致远。跟随夏天的脚步,神木市大柳塔第二小学将陆续分享教师的读书心得,让书香溢满勤实校园……
分享教师:李悦悦
分享书目:《陶行知教育名篇》
分享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以来,我最大的收获是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先生说“以教人者教己”是根本的方法之一,先生也正是以这样的方法来对待“教育”和“生活教育”。先生的言行理论对我们这些教书匠来说,无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灯。
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他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一个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他认为,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教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正是我们现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探究,有学习的主动性,自己去发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点拨和指导,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终身性的学习。
在“创造的教育”中,他说: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是死的教育,只有思想,没有行动的教育。教育要“知行合一”,他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所以要有知识,是要从行动中去求来,不行动而求到的知识,是靠不住的。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提倡并实践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正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创造的教育。学生要创造,就要学会在用脑的同时,懂得用手去实验,到活动中去体验,在活动中去寻找知识,手脑并用才能学会创造,教师的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手脑并用,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用人才。
分享教师:李云雁
分享书目:《陶行知教育名篇》
分享心得体会:
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书中许多文章都给了我一些启示,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教学合一》这一篇。陶行知先生在这篇文章里阐述了这样一个思想: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更在教学生学。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他所说的教学生学的意思就是教师不能在课堂上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喂饱,而应该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经验知识,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这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诉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以及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来定,这个理论实际上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同时,陶先生用“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忠告,我们现在处于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许多的知识,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有着广博知识的老师,可以让教材上的内容变的更精彩,更有趣。而一个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教师,他的课堂会日渐单调、陈旧,这样的教师又如何能让学生获得快乐与帮助呢?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走得更远,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导下,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吧。
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要做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更要向陶先生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有人说,没有读过陶行知作品的人,在中国就不配做教师,的确如此。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仍然熠熠生辉,闪耀着教育智慧的光芒,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实践。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优秀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在教育实践中边学边做,细细体会,定然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示。
读书,虽然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和宽度。愿每一位二小教师都能与书携手,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且读且思,且思且行,做一名有思想、有情怀、有温度的新时代教师。一起期待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期待我们的教育一路书香,期待我们的教育生命更加厚重深沉!(李悦悦 李云雁)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