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教育

镇川镇中心小学:启动育人模式 助推足球腾飞

(一)历史沉淀深厚,利于校园足球发展。

镇川人秉承当地环境和人文特点,至今喜欢足球。记得儿时起,场地是玉米地、田间小路、居家小园,伙伴们一放学就聚在一起,书包堆成球门,光着膀子,赤着脚,两拨人马分立两边。一声吆喝,激战立马上演。踢得满头大汗、踢得灰尘漫天;跌倒了,队友拉一把;擦破了,自己揉一揉;忘记了作业、忘记了割羊草、忘记了吃饭……。

今天在荒草地上、明天在小路上,引来了一群又一群的围观者,有的还在指定跑位;有的还吆喝着进攻;累了,擦把汗;渴了,咽口唾沫。玩到黄昏,玩到日落,一群人兴高采烈地散去。

就因为足球给孩童们带来了乐趣,给小镇人们带来了欢乐,小镇人们也就此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 于是涌现了像刘三飞等一批又一批的足球爱好者,小镇也就此被誉为“干炉足球队”的雅号。镇川曾举办过不少的联赛,如历届“龙潭足球杯”“陕甘五省青少年足球队联赛”等;来镇参赛的队伍有香港少年足球队,天津儿童俱乐部足球队,河南河北,内蒙、广州等纷邀而至,但镇川的“干炉队”一直拥有“足球联赛冠军”的美誉。

说起踢足球,不论老少,个个头头是道,专业术语分毫不差;踢起足球,不论男女,个个大显身手,那技术可属一流。因此,学校每年培育出不少足球爱好者,向初中源源不断输送足球精英。

镇川镇中心小学这所百年老校以“德、礼、读、技”作为镇川镇中心小学的光荣传统,沿袭了一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了浓厚的人文内涵。“润德、弘礼、好读、精技”,这正是镇川小学的根,也是镇川人的根,这正是镇川的内涵积淀,人文风采,向着一个目标,我们迈起了共同的步伐,助推着“足球校园”前进。

镇川镇中心小学被榆阳区认定为“榆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镇川镇活动站”;2017年被榆林市教育局认定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因为对足球的喜爱,镇川镇中心小学也因此荣获不少赞誉:2014年曾获榆阳区农村组小学生足球赛第二名;2015年荣获榆阳区小学生足球赛农村组第一名,不少学生也爱踢足球,被广州恒大体校破格录取;周强之子现在国青队集训。

(二)构建“三委四队四育人”模式

1.组建校园足球机构,保障校园足球发展(即三个足球委员会)

(1)校园足球管理委员会:由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牵头,建立一个以各科教师、热心家长为骨干力量的足球校园管理委员会,协助校内所有足球相关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责任人:体育组长、足球教练)

(2)年级足球委员会:由本年级体育教师为骨干,学生家长为血液的足球教学、训练、竞赛技术的委员会,定时定期协助校内师生足球赛的有序开展。(责任人:年级体育教师)

(3)班级足球家委会:由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与选拔出热心家长,协助班级足球队日常训练、比赛与管理。(责任人:班主任、体育教师)

2.多角度挖掘足球人才,建设多元化的足球队伍(构建“四支足球队”)

1.家长足球队:由班主任和体育教师推荐与选拔出热心家长,组建成校园家长队、班级家长队、爸爸足球队和妈妈足球队。(责任人:体育教师、班主任)

2.教职工足球队:由体育教师选拔。(责任人:体育组长)

3.班级足球队:由班主任进行选拔。(责任人:班主任)

4.校级足球队:由足球专职体育教师进行选拔。(责任人:足球教练)

3.营造校园足球文化,助推校园足球发展(构建“四育人”)

(1)每周上好一节足球课,营造足球文化氛围。使学生了解足球知识与技能技巧知识,并且通过足球球星的事迹来带动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兴趣。

一年级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渗透足球知识;二年级主要以运球游戏为主,提高对足球的感知;三年级主要以个人技术为主。如接球、停球;踢球技巧;运球能力;头球技能等等;四年级主要以个人攻防为主;五年级主要以运球突破为主;六年级主要以攻防配合为主。

根据学校校本课程的足球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期末要进行相关足球技术测试,综合课程日常表现给出学生评价成绩。例如一年级期末测试即1分钟计时左右脚敲球个数。

(责任人:体育教师)

(2)优化足球课程资源,助推校园足球发展。

开发足球文化和足球校本资源。根据教育部和市所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镇川镇中心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实践基础,充分考虑本校实际,把足球知识、足球技能,足球历史,足球名人,足球故事编入教材,并形成一套适合于镇川镇中心小学学生的足球校本教材。

(3)球星效应:在校内LED屏幕播放足球的宣传标语;每周的国旗下、红领巾广播台,学生代表发言可以介绍球星或“校园小球星”的个人简介或者成长历程。学生代表由红领巾广播员或者班主任推荐组成。(责任人:少队、班主任)

推选“校园小球星”,必须通过两种途径:

一是班主任先把班级技术出众的“班级小球星”推荐出来参选“校园小球星”,最后由体育教师组织测试选拔。

二是由体育教师从任教班级直接推选的“校园小球星”中,根据年龄采用不同水平的足球测试。测试内容可根据足球校本教材(资源)学习内容而定。例如测试无球绕杆加速跑,跑、跳绳梯;带球、传球;带球绕杆射门等,将成绩优异者还可选拔到校足球队。通过学生身边的“球星效应”来提高足球校园的兴趣氛围。(责任人:体育组、班主任)

(4)环境育人:为了达到全员育人的目的和效果,充分利用校园橱窗、报栏、墙壁等进行宣传。宣传内容不限:足球知识、足球技能技巧、射门和攻防配合等,让学生耳濡目染,爱上足球,会踢足球。

(三)多元化训练(游戏)已成常态化,足球队员趋向专业化(即为:“五练一操齐参赛”)。

1.利用日常五个方面训练,培养学生踢足球的兴趣。

(1)晨训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在晨曦中,镇川镇中心小学“校园足球队”的足球训练开始了。不论春夏秋冬,风吹雨打;不管严寒酷热,风霜雨雪,可谓是:冬练三秋,夏练三伏,晨训不停一天。跌倒了队友拉一把,碰伤了笑称“足球奖励小贴花”。团结更紧了,关系更密切了,技术更高了。

景凯:他擅长跆拳道,但更热爱足球,参加初级足球培训,喜欢钻研训练方法与足球技战术,对儿童训练有着丰富经验。

韩梅梅:体育组长,他虽对足球很陌生,但是毅然承担起低年级足球教练一职,边学边教,一丝不苟。

(2)社团训练:

小学校园是培养学生足球兴趣的第一线,体育课堂是学生认识足球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是足球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者。为了更好地提高镇川镇中心小学足球发展,学校成立了足球社团,利用每周星期三下午对足球队员进行足球专业培训。

(3)课间十分钟:

下课铃响了,操场上的硝烟四起,三五一组,七八人一队,“炮弹”横飞,“冲锋陷阵”,擦一下满头大汗,拍一下满身尘土,飞奔进入教室……喧闹的操场顿时安静了下来,不见受伤的学生,没有找来的家长,学生健康了,家长高兴了。

(4)放学回家:

小小的足球,凝聚了你我他,每当放学回家,空余场地就是最佳的较量场地,更有甚者,窄窄的巷道、巴掌大的院落都会成为学生的身手之地。踢几脚再写作业、传几下再现友情,甚至父亲上阵,亲自操练……就这样,足球瘾过足了,作业也轻松完成了。(武汉学习见闻有感)

(5)假期集训:

假期是大多数学生养生休息的好时间,而足球训练很重要,可谓真正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不仅仅能锻炼学生的技能技巧,更能加强提高学生的耐久力,抗寒能力等对学生的体质提高是很有裨处。假期,大多数足球爱好者也是休息时间,能凑在一块指点一二,那也是何为而不乐呢!如果能聘到“外教”,那也是何其而不乐呢,也真正能实现“弯道超车”。

2.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校体育特色发展

特色建设的延伸需要特色活动的有效支撑,特色活动的开展更是特色建设的核心工作。镇川镇中心小学以足球为载体紧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

活力充沛的足球操

为激发全体学生爱足球、踢足球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强化镇川镇中心小学的足球特色,学校编排了小学生足球健身操。每天的大课间时间段,在激昂的音乐中,孩子们动作标准、兴致勃勃地进行着足球操的锻炼。

3.完善足球联赛、举办“校长杯” “镇长杯”等活动

(1)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的 “校长杯”“镇长杯”等足球联赛让孩子们在绿茵场上逞英豪。班级足球联赛的开展,建立和完善了镇川镇中心小学的足球联赛制度,在全员参与中,学生普及了足球知识和技能,学校也从中培养和挖掘出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校际足球后备人才。

(2)与周边学校形成不同程度的联赛

镇川镇中心小学不仅仅邀请镇川中学足球队进行比赛,还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每年和龙镇、寺滩以及米脂等校足球队进行切磋,共同提高。

(四)建设校园“足球月”,推动校园足球顺利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丰富学生的足球知识,激发学生的足球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镇川镇中心小学每年开展一次足球节活动。宣传力度大、参与范围广,既有低年级描绘足球之梦的绘画比赛、知晓足球之史的知识竞赛,也有中高年级学生捕捉足球之乐的摄影比赛、娓娓而谈足球之心的作文比赛、花样百出的足球技能比赛等,从不同角度增进学生对足球运动的了解。

“足球月”开展以下活动:

1.足球板报比(3月):黑板报专门介绍足球方面的。(责任人:班主任)

2.足球摄影、手抄报、绘本与足球征文比赛(4月)。(责任人:班主任)

3.足球竞赛(5-12月):学校每年都有常态化的足球比赛,秋季:进行“班级足球联赛”;春季:进行“年级足球联赛”和“校长杯”足球比赛。(责任人:足球教练、体育组长、班主任)

4.足球文化节:

学校定期举办每年一届足球校园文化节(校园足球文化节定于每年春季四月),如:教职工与家长交流赛、年级间的家长交流赛、足球亲子活动、校足球队技巧展示等。(责任人:校领导、足球教练、体育组长、体育教师、各科任老师)

(供稿单位:镇川镇中心小学 作者:姜良龙)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