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创建

安康市紫荆镇新民村:元宵饭桌听民声

进农家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聊农家事。2月12日中午,传统的元宵节日,安康市汉滨区紫荆镇新民村脱贫户胡运平家里格外热闹。在炖猪蹄的热气氤氲中,包联干部、留守老人、邻居亲人围坐畅谈,这场偶然又特殊的元宵家宴,成为干群连心的生动注脚。

IMG_256

“明天我就要出门打工了,今天这桌既是团圆饭,也是饯行会。”留着包联干部在家吃饭的胡运平边搅动吊罐里的腊肉边打趣儿。柴火灶里的竹笋焖鸡咕嘟作响,梁上挂着半墙猪肉,墙上张贴的“脱贫户享受政策明白纸”与年味相映成趣。从昔日的山顶危房到社区新居,从缺吃少穿到丰衣足食,一年年饭桌上不断丰盛的饭菜就是一部变迁史。

包联干部的碗里总被添满菜。“这是正宗的腊猪蹄,你再吃一块。”“这是昨天宰的鸡,你多吃点”“这是早上才掐的白菜苔”……乡亲们的热情让农家饭变成了品鉴会。饭桌话题从务工补贴聊到产业奖补,从春耕生产谈到技能培训。75岁的留守老人曹学应感慨:“以前干部到户是催粮要款、刮宫引产,现在是上门做养老认证、年检复审。”70岁的胡太森回忆:“过去干部到户是带着救济粮,现在是带着好政策。”

厨房内外,乡村振兴的新芽悄然生长。脱贫户柯玉翠边洗碗边规划带孙务工两不误,曹文富夫妇劝老父亲要注意安全,驻村干部借机鼓励种植养殖。屋外,鞭炮声陆续响起,公益岗位人员穿梭巡逻,在群众祭祖“送亮”中提醒做好火灾防范工作,防火宣传与节日问候在山谷共鸣。

IMG_257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觥筹交错,盛情温暖人心。包联干部表示,“群众的热情和期待是压力也是动力,作为镇村干部,今后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回应他们的关切,让群众的生活更有盼头。”

入户走访探民情,交流抚慰暖民心。在炊烟袅袅的农家院里,升腾着新年的希望,而新民村的群众必将与村名一样,不断过上幸福的新生活。(来源:西北信息报 通讯员:龚甲庆)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