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宜川县壶口镇: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今年以来,宜川县壶口镇按照市县安排部署,常态化推行“摸、访、研、监、帮、消”六字工作法,做好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摸”,即:风险摸排。建立基层监测网格化管理制度,通过农户自主申报、镇村干部排查、行业部门筛查预警、各类监督渠道反馈、平台监测分析等五种方式,落实由村支部书记、小组长组成的71名网格员队伍和各村“四支队伍”,紧盯因病、因学、因重大灾害、因突发事件等易返贫致贫关键因素,对全镇3883户10165人进行风险摸排,全面掌握疑似易返贫致贫对象底数。今年来,全镇累计排查出疑似风险户16户41人,其中:家庭医疗支出大12户;家庭成员重度残疾或者1户多残2户;教育支出增大2户。

“访”,即:访问核实。坚持精准识别,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3日内对摸排出的所有疑似风险户进行入户核实,重点核实收入支出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同时要求疑似风险户提供真实性承诺,并授权县级相关部门和银行依法查询家庭资产情况,上报民政、人社、残联等相关部门开展信息比对,初步形成拟纳入监测对象名单。

“研”,即:研判评议。根据入户核查和信息比对结果,2日内由村“四支队伍”、包村干部、村民代表召开民主评议会,围绕拟纳入监测对象家庭状况、风险困难程度、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等内容,开展民主评议,经村级公示5日无异议后,上报镇级审核县级审定。

“监”,即:动态监测。将核定纳入监测对象及时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对未纳入监测对象,及时做好解释答复工作,并继续做好常态化监测,适时密切关注日常生产生活状况。积极构建“纵横结合”的动态监测机制,镇村干部纵向大走访监测易返贫致贫对象月收入、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情况变化,行业部门横向大数据监测反馈相关风险信息,确保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帮”,即:精准帮扶。坚持“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原则,根据监测对象家庭劳动力状况、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情况,落实帮扶干部,上足“五强”措施,确保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持续巩固。

“消”,即:风险消除。对收入稳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持续巩固、致贫返贫风险稳定消除的监测对象,按照村级商讨研究、入户核实、民主评议和镇级审核公示、县级审定的程序进行销号,并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标注。目前,已累计消除风险户97户258人。(供稿:宜川县壶口镇)

 

责编:刘朋涛

编辑:雷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