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近日,商州区杨斜镇围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要求,实施返乡大学生到村任职工程,聚焦“引、育、管、用”,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巩固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拓宽乡村“引才”渠道。立足本土选。在本镇范围内全面摸排底数,并建立本土返乡大学生信息库,选任对象为本村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5周岁以下青年。规范程序选。发出《返乡大学生回村任职倡议书》,采取组织报名、资格审核、面试、组织考察、选举公示等程序选任。完善机制选。建立资格联审、缺额补录机制,完成了5个村(社区)的返乡大学生择岗任职工作,并组织相关村(社区)负责人和任职人员参加集体谈话会。
构建乡村“育才”链条。延长培养链条。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大学生纳入“人才金种子”选培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两次集中培训会、座谈会。建立帮带机制。采取“3+1”帮带模式,由一名镇党政班子成员、一名包村干部与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帮带一名返乡任职大学生,定期对到村任职大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完善激励机制。参照村“两委”干部,可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中担任职务,提取村级集体经济奖励资金,表现特别优秀的可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优化乡村“管才”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坐班值班、考勤和请销假、重大事项报告、年度述职和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月谈话、季座谈、年考核”管理方法。严格考核管理。采取个人述职、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绩效报酬发放、奖励惩戒、选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组织“擂台比武”。以赛代训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引导到村任职大学生全面掌握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惠农政策、乡村振兴等业务知识,提升个人能力和本领。
开好乡村“用才”良方。设岗提才锻炼。结合各自优势特长,细化到村工作职责,参与信访维稳、农业农村、基层党建等中心工作,致力于将任职大学生锤炼为“多面手”农村干事。完善保障待遇。纳入村(社区)干部补贴财政预算,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打通成长通道。任职满5年且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回村任职大学生,优先列为《从村(社区)干部中考录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推荐人选。
下一步,商州区杨斜镇将用好到村任职大学生这支年轻人才队伍,不断在岗位职责、教育培养、实践锻炼、服务保障、管理考核五个方面下功夫,充分调动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动杨斜镇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强劲动能。(王晓航)
责编:刘朋涛
编辑:鄢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