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绥德县白家硷镇:大棚产业结 “ 金果 ”

春节的喜庆氛围还未完全消散,绥德县白家硷镇白家硷村的温室育苗大棚里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农户们正抢抓农时,在大棚内紧张有序地开展育苗工作,为新一年的丰收播下希望的种子。

IMG_256

走进白家硷村瓜农白小明的育苗温室大棚,一株株幼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白小明正和工人们分散在育苗床间,熟练地进行着播种、掐芽、整苗、间苗等工作,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致。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育苗可是关键的头一步。”白小明一边忙碌一边介绍道,“我们这个育苗大棚主要育的是香瓜苗和西瓜苗,一年能育出12、3万株,主要销售给本县和周边县区,一年靠着卖苗能有6、7万的收入。”白家硷村是绥德县香瓜种植示范村,拥有多年的香瓜种植历史,香瓜种植从露地种植发展到棚室,棚室香瓜也从小拱棚逐步发展大棚。白小明作为土生土长的白家硷人,凭借十几年的种植香瓜经验,培育出的香瓜秧苗成活率高、产量好、抗病性强,深受种植户喜爱。

IMG_257

走进另一座温室大棚,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除了育苗大棚,白小明还经营着三个种植大棚。“一个大棚种的是咱们当地特色香瓜,另外两个种小吊瓜,每年能有5、6万元收入。大棚种植效益不错,我打算一直干下去。”白小明信心满满地说道。他种植的香瓜有芝麻蜜、花喜鹊、玉娇三个品种,全程遵循绿色种植理念,不打农药,使用有机肥,种出来的香瓜香气浓郁、口感脆甜,一经上市,便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眼下,小吊瓜也已成熟,随时可供应市场。这段时间,白小明几乎整日守在大棚里,精心调控温度、合理通风换气、仔细打理枝头,每一个种植环节都严格把控,只为确保瓜的品质。

如今,大棚内的香瓜、西瓜陆续上市,不仅让种植户鼓起了“钱袋子”,丰富了群众的“果篮子”,同时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让群众在种植、管护、采收等环节中获得劳务收入,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IMG_258

白家硷村村支部书记白太国表示:“目前全村共有206个大棚,主要以种植香瓜为主,每年能创造400万元的收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村里的种植户都积累了丰富经验,人人都是“土专家”。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产业发展上发力,进一步提升大棚种植的经济效益,带领村民过上更富足的生活。”

据了解,近年来,绥德县白家硷镇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大棚特色产业,主要种植香瓜。2023年以来,为推进主导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白家硷镇依托“党建引领+个体经营+集体联产+公司运营”的发展模式,创新成立了由6个以香瓜种植为主导产业的村党支部、28个产业种植养殖经营主体、83户种植大户、78名党员等组成的“甜蜜蜜产业联合党支部”,将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和能人聚在产业上,通过土壤改良、水肥管理、新品种推广、技术服务等措施激发全镇香瓜产业的发展后劲,加快形成“各执一把号,同吹一个调”的发展局面。目前,全镇香瓜产业整体规模达到4850亩,建设有日光温室大棚685座、单体拱棚2865座,香瓜年产量485万公斤,产值达1.46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香瓜产业已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瓜瓜”。(王姣 侯国强)

责编:杨拴明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