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龙是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员。2021年11月,他来到彬州市太峪镇断泾村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工作地点从办公室转到了乡村田间地头,工作角色也从一名普通干部变成了第一书记。角色的转变对他而言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责任。从此,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乡村振兴大道”的生活开始了。
成为第一书记的每一天,看似平凡无奇,但却忙碌充实。辛龙坚守初心,勇担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自己青春风采。他说:“基层干部就要干实事,就要带头干在前,在群众需要时,挺身而出,永远冲在工作的第一线,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
虽然辛龙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面对乡村振兴工作,一切还要从头抓起,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变角色,熟悉工作环境,辛龙把基层当成长学习的“大熔炉”和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沉下心来用心学习“三农”政策法规和中央、省、市有关乡村振兴的政策知识,积极主动的向驻村工作队同行学习、向群众学习,切实增进与群众的沟通交流,总结经验并积累帮扶办法来提升自己的驻村工作能力。
“刚进驻断泾村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基层工作经验欠缺,工作能力有待提升。为此驻村第一件事就是切实做到进百家门、访百家人,通过“敲门行动”全面掌握村情户情。辛龙说:“为尽快摸清村情民意,找准工作切入点,我经常和村干部走村入户实地了解村里的生产生活、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情况。针对走访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再组织村两委积极商讨今后村里的发展思路,制定村里的发展规划。”在镇党委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他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参加各种学习交流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强了做好乡村工作的信心。
今年,彬州市太峪镇断泾村被省市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提升村。按照镇党委政府关于省级乡村振兴提升村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围绕工作主题,辛龙不畏困难,多次组织召开两委干部座谈会、群众代表会议,商讨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等工作,确定村级发展定位,在他和村级班子的努力下,合理规划了任务目标,确定了断泾村乡村振兴提升发展思路。
谈起通过抓党建促振兴,辛龙的心里满是感慨,他经常说“既然驻村、就以村为家”。自驻村以来他将断泾村基层组织和阵地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经常加班加点,为村里的事务不停奔波。记得第一天来到村委会,会议室办公桌椅破损严重,有的坐垫脱落、有的靠背断裂、甚至有的剩三条腿,严重影响村委整体形象和正常办公。辛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方协调对接联系爱心企业,为断泾村捐助23套办公桌椅,使会议室环境焕然一新,受到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尤其是为实现乡村振兴提升村目标,彬州市太峪镇断泾村先后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专题研究解决村委会办公场所不足问题。筹措资金40多万元,设计新建8间240平方米村委会办公室,工程已经开工建设,预计6月上旬即可建成。
自驻村以来,辛龙始终保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坚守着“第一书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脚踏实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认真务实,任劳任怨,扎根农村,用脚步丈量着村里的每一寸土地。
为方便开展群众工作,这一年多以来辛龙以办公室为家,为帮助村民解决热点难点的实际问题。工作中先后了解到村内河流一处便桥损毁、一条上山生产路塌陷,与村干部一起,多次与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支持,筹措资金,联系机械,合理利用河边废弃水泥管架设一座结实、宽阔的便桥;同时,多方协调修筑三、六组上山塌陷生产路,使原本一条上山便道成为一条农业机械来回作业的致富路,有效解决了群众生产作物难问题。
彬州市太峪镇断泾村赵某刚刚发现患有癫痫病,每月要口服药物治疗,家中收入仅靠父亲打零工维持,辛龙得知此事,第一时间联系单位,协调专科医院为赵某办理门诊慢性病手册,赵某每月的药费得到了报销,减轻家中经济负担。
“做群众工作,不仅在于经常,更在于及时、有效,还要学会分轻重缓急,想方设法为群众提供帮助和服务;对于群众诉求,具备解决条件的,应抓紧解决,不能拖而不决、议而不办;对尚不具备解决条件的,应拿出具体规划、做好解释工作。”辛龙说:“为了方便群众的时间,我们工作队都是利用群众晚上在家的空闲时段与群众沟通,聆听他们的困难和诉求,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积极协调解决。”
谈起工作,辛龙和工作队总是激情满满;说起顾家一事,他却满怀愧疚。驻村一年多来,他把对家人的愧疚化作为断泾村谋振兴的不竭动力,秉持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带领着群众积极探索着增收致富的振兴之路,获得群众和驻村工作队的一致认可。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时以分来论。”辛龙鬓角泛起的霜白,便是大山给予的“馈赠”,也是乡村振兴路上的“最美”印迹。(供稿:彬州市太峪镇断泾村)
责编:刘亚莉
编辑:鄢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