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白河县仓上镇:“沉睡”的土地“醒”来了

今年年初,白河县仓上镇被安康市授予2022年度“全市粮食安全生产先进镇”称号。小小奖牌背后,见证了仓上人对“国之大者”的敬畏,对土地这个“万物之母”的爱护!

IMG_256

盛夏七月,烈日炎炎。走进白河县仓上镇石关村十三组山上,挖掘机在长满荆棘的农田里“轰轰”吼叫着作业,长长的工作臂不停地左右摆动,上下起落,一丛丛杂草杂木被连根挖出来,新翻的泥土散发着热腾腾的气息。

“以前人们都出去打工赚钱,好多土地就撂荒了,现在我们要逐地逐块整改恢复,让农田真正成粮田,还原农村该有的样子!”在复垦地头,镇人大代表、石关村委会副主任秦林新说,根据卫星图斑显示,全村耕地流出地块47处,面积105亩,村里正组织市场主体抓紧时间整改复耕,并补种上合适的晚茬农作物。

这样的画面也同时在全镇展开。连日来,为落实做好流出土地整改,全镇各村结合“田长制”管理,对照卫片图斑逐一排查核实,逐块采取措施,集中力量对过去不合理流出的耕地进行保护修复,田野到处是整改复耕撂荒农田的热火场面。

IMG_256

“万物土中生,土地是人的命,千万荒不得!”这是老农们常挂在嘴边的忠告,如今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在农庄、灯塔等村,除了投入大型挖机复垦,一些农户还组织人手对荒芜农田进行清理翻挖,村民们对土地流出整改恢复的积极性非常高。目前,全镇1112.78亩耕地流出整改恢复工作正有序推进。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规范占补平衡,严格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

仓上镇人均耕地占比较低,原有的基本农田逐步老化,移民搬迁、农民工长期外出等原因导致部分耕地荒芜。2022年,仓上镇紧扣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狠抓撂荒地治理和耕地“粮食化”两个关键,大力推进粮油种植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全年复垦撂荒农田300余亩,非粮化整治150余亩,粮食产量较过去有了大幅提高。

IMG_256

“农田必须是良田”良田种粮,藏粮于地,民食大基。要让百姓的“米袋子”鼓起来,必先让沉睡的土地“醒”过来,“活”起来,有计划、有目标、有节奏地使土地恢复为耕地,进行正常的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端稳我们的饭碗。(朱明富)

责编:张颖

编辑:鄢雨晴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