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是国务院1960年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陵博物馆属于国家遗址性博物馆,200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通俗地说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众可以通过观摩考古现场、欣赏出土文物、消费文创产品、体验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接受考古熏陶、历史教育,深入了解遗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理解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探寻人类社会的过往与将来等。
乾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建设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系列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新时代文物保护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主要围绕乾陵遗址核心价值的保护、展示、阐释等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前期研究、规划编制、考古调查与发掘、保护展示项目实施、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立项申报等相关内容。乾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规划面积为6480896平方米(约9716亩),公园傍梁山而建,包括乾陵主陵区、下宫遗址以及规划中的乾陵博物馆。乾陵考古遗址公园的范围包括了乾陵主陵区及下宫遗址,划定了核心保护区和建控地带等。2022年12月,乾陵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为第五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乾陵博物馆是一座国家遗址博物馆,以前为乾陵文物保管所,1978年8月更名为乾陵博物馆,主要职责为文物保管、收藏、保护、展示、宣传、研究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壮大,2009年乾陵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博物馆社会责任也随着增多。其中在文物保护、社会教育、文化阐释、文物展示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和研学阵地建设方面有很大的提升。2023年在全国等级博物馆考核评定中评定为优秀。2024年5月,乾陵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为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博物馆定级评定是国家文物局在全国范围内敦促博物馆转变理念、规范工作、鼓励创新、提升素质、挖掘潜力、塑造品牌意识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可以说,国家一级馆的评定已成为国内众多博物馆努力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乾陵博物馆正在不断地努力和提升,力争长久保持。(侯晓斌)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