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组团服务”管理模式推行以来,紫阳县城关镇按照“抱团帮扶、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理念,结合“一城引领、四区联动”发展布局,组建驻村第一书记服务分团并下设乡村治理、产业振兴、政策宣传3个服务工作组,变“单打独斗”为“团队作战”,有效整合镇域优势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作通畅的新格局。
实施“两个清单”,挖掘资源潜力。建立供需清单交流机制,着力挖掘镇域资源潜力。第一书记依托帮扶单位年度帮扶举措及个人掌握帮扶资源建立的“供给”清单,和帮扶村的“需求”清单,打破部门之间壁垒,整合资源实行“村点单—分团把关”的模式,推动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去年以来,城关镇以第一书记为纽带,结合供给、需求两张清单,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40余个。
丰富“四项活动”,激发工作活力。组织开展联席会议、观摩交流、擂台比武、农特产品帮销等活动。通过联席会议研讨,解决驻村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每季度选择1-2个帮扶成效好的村,交流观摩、总结经验、取长补短,每年组织1次第一书记“擂台比武”活动。鼓励第一书记参与农特产品帮销活动,在推介茶叶、现场讲解、直播带货等方面各展所长,促进紫阳特产销售,扩大产品影响力。截至目前,镇级服务团组织开展联席会议7次,交流观摩2次,农特产品销售额达159万元。
推进“六共六联”,提升工作效力。紧扣落实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项职责”,组织第一书记开展组织共建、产业共兴、产品共销、人才共育、治理共抓、品牌共塑六项任务,开展支部联建活动25场次,共解决基层治理、就业等难题40余项,实现党建联建、产业联创、发展联促、乡村联治、实事联办、活动联谊。去年以来,通过第一书记的协调争取、资源共享,全镇10个帮扶部门累计向19个村(社区)提供科技项目700余万元、提供免费诊疗、爱心赠药、法律咨询等服务162人次、分发各类药物、生活用品590余件、组织实用技术培训400余人次,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李梦珠)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