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合和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中华祖脉、中央水塔,一岭分南北,龙气聚于斯。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家园,更是精神家园,她—巍然矗立,代表着文化的厚度、精神的温度。
近年来,太白县人民检察院牢记“国之大者”嘱托,始终把秦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作为首位工作,并在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以“博融”“尚法”“创新”“黾勉”为内涵的“检为物山绿”文化品牌,做深做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机制保障
系统化
依托综治网格员和护林员等专业队伍,组建了200余人的公益诉讼志愿者队伍,加入“益”心为公平台。在重点保护区域建立7个专业化公益诉讼志愿者队伍,实现监督网格化精准化,延伸了保护触角。
监督保护
网格化
依托综治网格员和护林员等专业队伍,组建了200余人的公益诉讼志愿者队伍,加入“益”心为公平台。在重点保护区域建立7个专业化公益诉讼志愿者队伍,实现监督网格化精准化,延伸了保护触角。
拓展办案
提质效
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形成“七个一”办案模式,采取“专业助力+磋商和解+支持起诉+法制教育+志愿保护+N”的方式,推动办案“三个效果”持续跃升。联合其他部门开展细鳞鲑专项保护、整治菌类产业垃圾、共护秦岭“兰”、秦岭“四宝”巡保等专项活动,促进共管共治,办理的案件中,一案入选全国公益诉讼千案展示,两案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创新理念
优保护
坚守“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系统思维,坚持“打击、预防、安全、恢复、代偿、再野化”的理念,积极实践碳汇认购、增殖放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赔偿等生态赔偿修复方式。坚持治未病,做实预防性公益诉讼。探索“不起诉+生态保护”模式,治罪和治理保护深度融合。
生态成效
渐突显
通过能动融合一体化履职,共补植树木 5000 余棵,督促恢复受损林地 40余亩。群众保护大美秦岭意识日渐浓烈,破坏生态案件发案率持续降低,秦岭林草茂、河湖碧、天空蓝、物种丰,生态环境优中向好。(供稿:太白县检察院)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