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教育

岳迎:甘于奉献 播撒微光

 

IMG_256

她叫岳迎,蔡家坡高级中学地理教师。2003年大学毕业。毕业以来,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的真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时光匆匆,转眼间已经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20个年头了。20年来,她兢兢业业,刻苦认真,努力教书,潜心育人,用真情和爱心浇灌着一棵棵树苗茁壮成长。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IMG_257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刻牢记自己是名教师,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时刻牢记自己是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用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话鞭策着自己“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同时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广泛赞誉。多次被评为校级最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当选为县人大代表,2022年被评为市级师德标兵。

有爱才有教育

从当老师的第一天起,她就告诉自己: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20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她明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如同画家没有彩笔,歌唱家没有嗓音。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她爱学生,对那些跟不上课程的学困生她更加爱护,课后辅导他们作业,并对不会的问题反复地给予讲解,课堂上随时关注他们的表情以及课堂上对问题的反应。

作为一名班主任,既教书又育人,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有的学生忘记带饭卡,她把她的饭卡给他让他吃饭,有的学生找她来谈心,她给予及时的安慰和解答,有的学生因为踢球受伤休克,她跑断了腿,跟着救护车陪同去医院,一路上不住喊孩子名字,和他说话,希望他有个清醒的意识,中秋佳节学生有的回不了家,她带着月饼去看望他们,给他们送去温暖,送去团圆……孩子们亲切地直喊她“班班妈妈”。这一句班班妈妈,是对爱的诠释,是对教育的诠释。因为妈妈,就是爱的代名词。有付出就有回报,在爱中孩子慢慢长大,慢慢懂事,慢慢变好,所带班级荣获了2018年宝鸡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也因为对教育的爱和执着,2019年自己也荣获了知行教育陕西省第三届魅力班主任的称号。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IMG_258

人常说:“耳濡目染,身教胜于言传”。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子,你自己先得是什么样子。为了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她严谨认真,努力勤奋,踏实工作。要求学生按时到校,自己得准点到。为了孩子们养成一个良好的时间观念的好习惯,她要求孩子们7点准点坐到教室里。每天早上6点55分,她就来到了教室,拿起了书本认真地读书,读《论语》、读《中庸》、读《礼记、学记》等等。有的孩子迟到了一两分钟,看到她在教室里认真读书,学生也不好意思的赶快回到自己座位上,拿起书本尽快进入了读书状态,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她陪伴着孩子,以“无声胜有声”的行动告诉他们什么是珍惜时间,什么是时间观念,什么是一言九鼎。

要求学生读书,和孩子一起制定读书计划。她写下的计划是每天读书5000字,而有的同学写下每天读书两页,有的同学写下一学期读书两本,有的同学则写下读书每天30分钟等等。不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为了督促大家将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好,她把她的读书笔记拿给他们看,把她写的读书感悟念给他们听。就这样,孩子慢慢养成了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好习惯。她的学生经常将自己读的书、写的文章和她分享,一起探讨,一起成长,因为书他们成了好朋友,因为书,孩子们变得更有内涵,有了书,孩子们变得更孝顺,更懂事。孩子们的成果也纷沓而来,有的作品获了奖,有的写下了超越老师的誓言,有的说以老师为榜样。

坚持和孩子一起写“随笔”。她是一名地理教师,但她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她让孩子们每周回家写随笔,每周末来,她每一份每一份的批阅,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在文字里看到孩子们的心声,感受到他们的呼吸以及内心脉搏的跳动,她忘记了时间,忘掉了辛苦与疲惫。孩子们因为随笔,丰富了思想,积累了作文素材,有了真情实感,为写好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一些孩子因为写作,因为随笔获得了喜悦与收获,有的孩子获得了叶圣陶杯国家作文二等奖,并成为了叶圣陶作家协会会员,有的文章被选为学校优秀作品参加比赛,看到他们因为随笔和写作取得了成绩,她也很开心,满满的成就感。

深入研究,提高教育教学境界

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学的研究是她工作的常态。追求有效教学一直是她追求和努力的方向。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她研究每一节课,对自己每一节课堂教学作深刻反思,与师生共同探讨。在长期的地理教学中,她坚持落实“读书——实践——反思——写作——再读书——再实践——再反思——再写作”这样的教学状态。为了提高教学成绩,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学习效率最大化,她读有关教育教学书籍,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先进教学经验,将这些教育理论和经验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大胆进行课堂改革与创新,并不断实践着,研究着,反思着、写作着。同时在进行大胆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将问题变为课题,主持参与了省、市、县课题研究7项,在课题的研究中,孩子们有了变化,他们在课堂上有了笑脸,有了思考,有了质疑,有了辩论,有了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将知识转化成了能力,内化成了智慧。那一刻,觉得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有了效果,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教育不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为后浪搭人梯,让他们爬的更高,走得更远吗”。

提高素养 完善自我

IMG_259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爱学习的教师。只有自己善于学习,孩子们才能爱上学习,善于写作,孩子们才能爱上写作,爱上读书,孩子们才能爱上读书,爱上教师这个职业,才能将职业变成事业。因为,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不管是自己做学生也好,还是工作了也好,学习成为了她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从未停止,即使工作再忙,再辛苦,她依然坚持学习。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她自费学习家庭教育,2019年取得了国家家庭教育讲师证,为了让自己的专业素养、科研能力提升,她坚持读教育教学著作,例如《静悄悄的革命》《教师要学陶行知》《做最好的老师》《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班主任》《教育,向美而生》等,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人常说:“给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她认为应该是一汪活水,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除了读专业书籍,她还读一些“无用”的书籍,例如《一代诗人毛泽东》《苏式词转》《周易》《斯托夫人的教育》《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五百年来王阳明》《人间小满》《也是冬天 也是春天》《时间从来不语》等非专业的书籍。看似无用,但她想无用即大用,她用这些名人事迹来教育孩子,给孩子们讲他们的故事,在故事里,教会了孩子们做人的道理,提高了孩子们的素养,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2017年,开通了自己的个人公众号,不定期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心得、生活感悟、育儿经验等流于笔尖,形于纸上,写成了一篇篇的文章,发表于个人公众号,目前公众号原创文章283篇,50余万字。学校将她的文章编辑成册,《我和教育那些事儿》已经作为学校内部教师和班主任的交流资料。同时将一些文章发表于期刊杂志《红豆教育》《教研周刊》《教学与研究》《现代教育与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等,除此之外还参编了《中国地理教育的传承与创新》,海洋出版社出版,同时2022年秋季实施的地理新教材中寒暑假作业的编写工作,她也参与其中。反思、读书、学习,就是成长,就是为了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人常说:“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杂家。”

播撒微光 辐射引领

IMG_260

孤月独明,不如众星朗朗。她在先后被任命为省级研修共同体成员、县级研修共同体主持人、工作坊主持人的时候,她深知,荣誉越多、光环越耀眼,自己的责任越重。为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带头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她充分利用平台和阵地,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个人自学+集体研修”“讲座+研讨”“课堂+分享”等研修活动,例如“课标解读把航向 分享交流促成长”“思”课堂 “政”己身 “强”本领、“理论赋能 提升素养”“聚焦课堂提素养 研究教学促质量”“探索深度学习路径 促课堂高质量发展”“课堂问诊析问题 群策群力促成长”“品读书香 飞阅成长”“课堂打磨备比赛 名师赋能促成长”等活动;先后指导的县级、市级、省级教学能手、思政课、学科带头人、课题、创新课堂等比赛,一批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也正因为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对课堂的大胆探索与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先后荣获了县级、市级、省级教学能手,市级、省级学科带头人,县级名师、县级优秀教师、县级、市级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同时先后多次被聘请为“咸阳市教学能手”评委,“宝鸡市学科带头人”评委,“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评委,“宝鸡市教学能手”评委,宝鸡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委专家库成员,遴选为“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积极承担各种公开课,先后在金台、麟游、周至、合阳等地以及岐山电视台进行公开课和微报告等活动,2021年《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课获得陕西省基础教育精品课。是荣誉,更是责任,是培养一批批合格公民的责任。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展望未来,前程似锦。在教学中,她深深体会到了“教育是一门艺术”这句话的分量。在她和孩子们的接触中,她从内心深处爱上了这门艺术。因为,和孩子们在一起,我的心态很年轻,心灵永远纯洁,心地永远善良。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教给他们知识,教给他们技能和本领以及做人的道理,虽然很累,但也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今后教育路漫漫,她将继续用执着和热爱续写人生的新追求,用拼搏和实干获取事业新辉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躬耕教育,强国有我。(供稿:岐山县教育局)

责编:杨拴明

编辑:汪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