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石泉县留守儿童工作站紧盯“学校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总体目标,紧紧围绕“责任落实、信息精准、工作统筹、载体拓展、合力凝聚”五项举措,深入推进学校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助推年度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严格对标对表,强化责任落实。于春季学期开学初组织召开了全县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培训会,进一步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工作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夯实责任,全面提升全县各学校、幼儿园抓细抓实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的整体水平,力促学校留守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核准基础信息,提升帮扶准度。以“精准识别”为前提,紧盯学生年龄和父母外出务工状态两个核心,组织各学校、幼儿园持续落实学校留守儿童信息动态摸排建档管理机制,每学期动态做好学校留守儿童增减调整,详细了解掌握每一位学校留守儿童家庭人员结构、经济状况、监护情况和自身学习状态、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思想认识、行为习惯、人际交往、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个性需求和问题隐患等基础信息,健全完善学校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在此基础上,组织全县1081名教师与1877名学校留守儿童结对子,有针对性开展“扶志向、扶生活、扶学业”帮扶关爱活动和家庭监护责任落实督促提醒工作,全面提升了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工作精准度。
注重统筹结合,保障身心健康。组织各学校、幼儿园将学校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与学校德育、安全工作相结合,把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培育、思想道德提升、人际交往引导、行为习惯矫正、安全知识教育、法制意识提升、监护责任落实等作为德育、安全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采取个体心理辅导、单独谈心谈话、正向教育引导、适时表扬鼓励,以及学校留守儿童居所周边环境和监护责任落实情况排查、安全卫生和法律知识宣讲、各类安全卫生应急演练、居家监护责任排查研判等有效举措,不断提升学校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和思想道德素养,不断提高学校留守儿童安全防范和法制意识,增强自救自护、应急避险能力,切实维护学校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全力保障其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
拓展帮扶渠道,丰富关爱载体。组织各学校、幼儿园充分利用各类传统节日及母亲节、父亲节、六一儿童节、学校留守儿童生日等特殊时段,通过开展包饺子、吃粽子、中秋赏月、集体生日、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或一次视频、六一庆祝表彰、县校及包联教师购买过冬物资送温暖等节日陪伴、亲情互动、励志感恩、看望慰问系列活动,让学校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感受到校暖、班亲、师爱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有效激发他们爱学习、爱生活的热情和乐观积极、阳光向上的心态。
夯实多方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在全面夯实县留守儿童工作站牵头抓总职能职责基础上,严格落实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学校为主”的关爱主体责任,组织各学校、幼儿园持续健全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主抓、专兼职管理教师具体负责、班主任通力协作、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运行体制,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入户家访、电话提醒或家校钉钉联系等形式持续做实家校沟通衔接,夯实家庭教育和日常监护监管主体责任,不断汇聚工作合力、提升工作质效,有效助推了关爱学校留守儿童工作集团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陈先月)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