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略阳县接官亭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政治引领、自治强基、德治教化、法治保障、智治服务,不断凝聚党群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政治引领,提升组织凝聚力
接官亭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以增进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基本目标,以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组织工作格局。
基层党支部从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让参与在其中的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思想锤炼和实践锻炼,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中。大力发展以天麻、中蜂、食用菌、茶叶、草莓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培育规上企业4个,农业企业15家,果蔬种植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35家,中蜂、腊肉、茶叶等产品注册商标9个及100余个单品,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
自治强基,提升群众内生力
接官亭镇综合运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全面推行群众议事会、院坝会、代表大会的“村民三会”工作法,充分发挥群众力量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定期召开群众院坝会,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村民质疑事项,由村民提问、干部回答的方式,面对面解答,既让群众明白、又让干部“清白”。
有效发挥村规民约的约束力,结合“千万工程”工作实施,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利用微信群、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将最新的《村规民约》发放到每一位村民手中,并在村文化广场长期宣传,让讲文明、树新风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制定出台《接官亭镇“和美庭院”创建工作方案》、《村民积分管理制度》,让群众的行动变为可量化的积分,激发群众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能做到自管、自约,“庭美、院净、室洁”的理念深入人心,牢固树立群众“主人翁”意识,由“要我治理”转变为“我要治理”,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各项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走出了一条以移风易俗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德治教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接官亭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挥“德治”在基层治理中的教化作用,让村民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引导群众崇德向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努力让群众在政策上解“渴”、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通过开展好道德讲堂、家风建设等教育,引导群众在你评我议中明是非、增共识,建立百姓自己的“好规矩”,达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的目的。
实践站组建了12支志愿服务队,经常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夏季防溺水巡逻、反诈APP下载、整治飞线等志愿服务活动,这些队伍在协助推进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好“德治”教育引导作用就要力争破除种种难题,让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的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法治保障,提升治理保障力
接官亭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日排查日研判机制落地落实。加强各村(社区)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中心建设,实现矛盾不上交,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不断提升“法律明白人”和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法治水平,持续打造一支“学法、懂法、用法”的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队伍;不断深化镇村11支普法宣传队建设,扎实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行动,共开展法律宣传讲座6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2次、发放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手册3000余份,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4起,召开联调会议解决信访积案3起,涉及金额35万元。
智治服务,提升基层智慧力
接官亭镇坚持以数字化思维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全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依托防返贫监测APP,构建镇、村社区、网格三级网格架构体系,串联起1个网格化联动分中心、11个村社区网格工作站、156个三级网格,实现网格管理全覆盖。采取“线上申报反馈+线下核实确认”的方式,今年以来通过APP排查纳入监测对象6户15人,累计完成全农户信息采集3520余条。
全面提升便民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实效,有效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建立“一窗通办”机制、打造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规范延伸下沉事项办理,全年办理政务服务事项3000余件;构建起“一网统筹,集成联动、闭环运行”的数字化治理新模式,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有效提升了群众办事效率和满意度。
下一步,略阳县接官亭镇将继续结合本镇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更精确地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断助力乡村振兴。(谭 源 撒玉蓉)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