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作家协会原主席杨焕亭先生向咸阳图书馆捐赠《濯心年代》一书。咸阳图书馆副馆长郭旭晔接受赠书,并颁发了咸阳图书馆收藏证书。此前,杨焕亭先生先后给咸阳图书馆捐赠了《汉武大帝》《武则天》《茂陵卧牛之谜》《无定河的女儿》《往事如歌》等二十多种图书,这是他的又一次捐赠。
《濯心年代》以上世纪七十年代复杂的时代为背景,以中国北部城乡为典型环境,讲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首届工农兵大学生”在命运沉浮中不忘初心,濯洗心灵,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殉身祖国和时代,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
卢新华为了纯真的爱情追随林媛媛来到了偏僻的黄原县做了一名记者,然而林媛媛后来为了回到城市,背弃了卢新华。卢新华经过一番挣扎后,理智地与林媛媛分手。后来,卢新华与记者任晓霞一见钟情,当他们二人发现自己的报道竟然是一篇失实报道……《濯心年代》以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高等教育战线风云际会为背景,以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为典型环境,现实主义地刻画了首届工农兵大学生面对复杂的人生挑战和社会舆论压力,肩负时代使命,求证人生价值的命运历程。塑造了以卢新华、田利民、林媛媛、王丽萍、冯晓白等为代表的一代工农兵大学生的艺术形象,多角度地展示了工农兵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励志、多思、真爱、执着的人生风景;多层次地描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心路历程;多维度地透视了工农兵大学生这一中国教育史上暂短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
杨焕亭,1951年生,西安市鄠邑区人。2008年加入中国作协,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陕工职院客座教授,咸阳市政协专家库专家、华侨出版社《学术视界》杂志社编委。咸阳市楹联家协会名誉主席,咸阳职工创作创新工作室成员。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咸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调研员、咸阳市作家协会主席。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等国内报刊杂志发表作品600余万字。出版有《海的梦幻》《月影人影》《烛影墨影》《山月照我》《光阴》等五部文化散文集,学术专著《秦始皇与秦都咸阳》(与雷国胜合著),长篇报告文学《茂陵卧牛之谜》(与雷国胜合著)、长篇人物传记《茂陵卧牛之谜》(新版)(与雷国胜、杨波海合著)、长篇纪实文学《无定河的女儿》,长篇小说《往事如歌》、《濯心年代》,被当代评论界誉为“国内第一部反映工农兵大学生,第一部记录特殊年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长篇作品”。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大帝》(全三册),被评论界称为“诗人激情与史家理性的结晶”,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推荐参加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选,被中央广播电视台音频客户端录制有声作品;长篇小说《武则天》(全三册)出版后,被录制有声作品;长篇历史小说《汉高祖》(全三册),以上三部,被出版界誉为“历史三部曲”,被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称为“当之无愧的当代历史小说大家。”作品入选《海峡两岸学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论文集》、《百年陕西文艺经典》、《西部散文百家》,诗歌作品入选《五月:中国的震颤之诗》、《国殇·民魂》、《不屈的国魂》,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电视诗歌散文专辑等。
咸阳图书馆特藏文献部主要收藏内容涉及咸阳地区的一切公开出版物和内部资料,并有侧重地收藏咸阳籍或在咸阳工作、生活的著名学者、作家及艺术家的全部著述、作品和手稿。该馆诚挚向社会广泛征集地方文献、个人著作、手稿与照片等,欢迎社会团体、学者、各界贤达捐赠,赠后将妥善收藏、保管和利用。(赵凤玲)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