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基层治理的创新探索中,汉阴县双乳镇集镇社区积极求变,以打造群众身边的“广场议事角”为关键举措,精心优化“集、商、行”三步链式协商机制,实现村级治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破题”的华丽转身。其中,充电桩建设项目作为成功范例,极大地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显著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成为基层治理的优秀样本。
广场搭台,“零距离”集中民意。双乳镇集镇社区巧妙利用广场人员往来频繁、空间开阔的集聚优势,设立常态化议事角。社区工作人员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每日坚守驻点,与居民亲切交流,搭建起面对面沟通的桥梁,形成高效的线下驻点现场收集模式。在充电桩建设筹备前期,通过这一模式,社区精准聚焦居民日常生活痛点,累计收集到10余条关于电车充电不便的反馈。这些来自居民的真实声音,让社区迅速捕捉到居民对充电桩的迫切需求,为后续工作开展找准方向,确保充电桩建设项目紧密贴合居民实际需要,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多方共治,“面对面”协商议事。打破传统会议“台上台下”的隔阂,集镇社区议事协商会呈现出开放、热烈的讨论氛围。会议伊始,社区党支部书记详细且全面地阐述充电桩项目的实施背景与长远规划,为参会人员勾勒出清晰的项目蓝图,使其对项目有了透彻理解。随后,村两委干部、群众代表、乡贤能人等各方代表围绕安装工艺、设备预期寿命、后期运维保障等核心问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针对群众高度关切的事项,大家展开多轮深入讨论,在思维碰撞中寻求最优解。经过充分的沟通协商,不仅成功排除项目潜在隐患,还形成让居民满意的方案,最终辖区内充电桩修建项目顺利落地,成功破解社区“充电困局”,充分彰显出多方共治、民主协商的强大力量。
分级诊疗,“清单式”行稳致远。社区将充电桩建设项目郑重纳入重点实事清单,成立由村干部、网格员组成的推进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各自分工,做到责任到人,确保项目推进有条不紊。运用“进度可视化管理”模式,借助广场展板公示项目规划图,实时更新施工进度以及问题解决情况,有效保障项目高效推进,使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落实,全面接受居民全方位监督,让居民安心、放心,确保项目落地成效显著,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回顾充电桩建设历程,三步链式协商机制成效显著。“集”民意环节精准定位民生需求,为项目奠定需求基础;“商”议事环节凝聚各方智慧,保障方案科学合理;“行”落实环节明确责任、强化监督,推动项目高效落地。这一系列成功实践表明,充分发动群众、凝聚各方力量、强化监督管理是破解民生难题、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关键。
展望未来,汉阴县双乳镇集镇社区将“集、商、行”三步链式协商机制推广至更多民生领域。在社区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完善、养老服务提升等方面,持续发挥该机制优势,不断拓宽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让更多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同时,进一步优化机制细节,加强各环节衔接,提升治理效能,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新动能。(王娟)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