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创新的澎湃浪潮中,延安枣园小学积极投身其中,于4月15—16日深度参与陕西省教师培训师专题研修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学科实践+技术融合”的三维赋能模式,开启了教育质量提升新篇章,在教育改革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专家引领,破局教育困境
北京教育学院余新教授直击教育痛点难点,提出主题式校本研修创新方案,关键在于建立“问题诊断-资源协同-成果转化”闭环机制。该机制深挖教学实际问题,构建校际资源协同网络,打破资源不均现状促共享,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真问题调研法”助教师定位核心问题,“校际资源网”策略搭建校际沟通合作桥梁,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学科实践,创新教学模式
在此次研修活动的学科教学展示环节,各学科亮点频出,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教育创新的活力与魅力。
语文课堂:借助AI技术赋能《十六年前的回忆》等经典课文的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沉浸式学习场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与内涵。华蕾老师提出的“朗读切入法”更是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思路,通过引导学生从朗读入手,自主理解文本内容,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素养。
数学实践:运用动态数据可视化手段来呈现平均数概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像与数据,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几何磁铁教具的运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做中学”,亲身感受图形之间的关系与变化规律。预学反馈系统则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助力学生自主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英语跨界:吴丹老师以颜色科学为背景开展英语教学,李晨菲老师以母亲节为情境设计教学活动,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让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语言知识本身。高文娟老师借助“哪吒IP”开展任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得到了双提升。
思政融合:打造实景课堂,通过展示丰富的影像资料、组织学生参与劳动体验等多元形式,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走进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衣食之源》等课程中,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感悟师生情、珍惜劳动成果,实现了价值引领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统一,让思政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研训一体,赋能教师成长
本次活动搭建“专题讲座+课例展示+主题研讨”三维研训体系,为延安枣园小学教师带来知识与实践融合的学习契机。活动中,专家在讲座上传授前沿理念,助力教师突破思维局限;多学科课例展示采用创新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学习范例;主题研讨围绕教育热点展开,教师们共同探寻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此次研训助力教师实现教学理念和技术应用的提升,为学校积累了优质案例与经验,推动栆小在教育路上行稳致远。(白银琴)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