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微风拂过田野,临渭区官道镇麦田迎来了抽穗扬花期。沉甸甸的麦穗在阳光下摇曳,碧浪翻涌、丰收在望。然而,持续干旱为这份希望蒙上阴影,一场抗旱保丰收的攻坚战在全镇悄然打响。
抗旱一线:多管齐下保灌溉
面对旱情,全镇迅速响应,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分析旱情、墒情及农业生产形势,科学制定田管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形成“镇级统筹、村级落实、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组织群众全力投入抗旱。全面检修维护辖区内机井及配套水利设施,保障正常运行。
大渠水灌溉率先发力,水渠如“生命线”向麦田延伸,清澈水流滋润干渴土地;机井灌溉紧锣密鼓,抽水机轰鸣,地下水不断输送至田间;喷灌设备不甘示弱,细密水雾化作彩虹,均匀洒向麦苗,构建起立体式灌溉网络。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协调用水、检修设备,确保应浇尽浇、浇足浇透。截至目前,全镇小麦灌溉已完成5.6万亩。
一喷三防:科技助力护丰收
在抓好灌溉的同时,“一喷三防”工作同步推进。农技人员穿梭麦田,指导农户科学配比药剂,采用无人机飞防与人工喷施结合的方式,为麦苗“穿”上“防护衣”。防虫药剂精准打击蚜虫、吸浆虫等病虫害,防病药物遏制白粉病、赤霉病蔓延,叶面肥为麦苗补充养分、增强抗逆能力。一套“组合拳”清除麦田病虫害隐患,麦苗在微风中愈发挺拔葱郁。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一喷三防”面积:第一轮66000亩,第二轮7600亩,有效降低赤霉病、条锈病等病虫害发生风险,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强化宣传:坚持“三贴近”服务
针对小麦大田持续干旱、病虫害风险叠加的生产实际,市区两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把脉问诊”,开展“田间课堂+技术包联”服务活动,现场解决农户在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难题,让“科学抗旱、主动保麦”理念深入人心。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宣传动员。线下依托村广播,定期播放临渭区粮油抗旱技术指导意见及后期管护技术要点;线上利用公众号、微信群及时推送气象预警、田间管理技术等信息。
本次活动共发放《以抗旱防病为重心,抓好小麦中后期管理》《抓紧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确保夏粮丰产丰收》等明白纸2000余份,通过微信群转发农业生产类信息30余次。
站在田埂上,看着水畅苗壮的麦田,农户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从引水灌溉到科技护航,全镇上下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筑牢根基。如今,抽穗扬花期的麦田正积蓄力量等待灌浆,相信在抗旱保收的不懈努力下,今夏官道镇定能迎来金灿灿的丰收。(陈武宏)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