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追赶超越

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10日,延安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召开,明确2023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八大奋斗目标。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延安市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和“一个大市场、两个强国、三个监管、四个安全”的工作着力点,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全力保障民生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助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延安市场监管事业新局面。

要围绕食品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要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深入推进食品安全十大攻坚行动,全力打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攻坚战,成功拿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要围绕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深化药品安全放心工程。分级制定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年度检查计划,确保检查100%覆盖。狠抓重点品种追溯体系建设,强化药品流通使用环节监管,特别是新冠病毒疫苗、治疗药物的质量安全,全力服务保障“乙类乙管”防控工作。不断提升药品检验能力,力争2023年底市级药品检验能力达到C级水平。加大省级药品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应用,努力实现精准监管、高效监管、全程监管。

围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要牢固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和危机意识,对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加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力度,全面排查电梯、锅炉、起重机械、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加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日常监督检查和重大节会、重要时段专项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明察暗访,推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大起底大检查活动,开展车用气瓶、液化石油气瓶和工业气瓶集中整治。深入开展“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性扭转。

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强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以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为契机,加大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质量技术帮扶,深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积极推动质量、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商标品牌联动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聚焦民生领域产品质量安全,加强食品相关产品、防疫相关产品、特殊群体用品等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危化品等重要工业产品和“一老一小”等重点消费品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持续开展标准引领提升行动,研究制定发布一批适宜全市推广的地方标准,落实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开展“质量认证示范区”创建,积极推动高端品质认证、新型绿色产品认证和服务认证;开展小微企业质量认证体系升级行动。加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全力做好社会最关注、群众最关心的加油(气)枪、民用三表、医用三源等民生计量检定工作,围绕民生计量重点领域,集中开展计量专项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计量作弊、缺斤少两等坑害消费者的计量违法行为。

围绕优化消费环境,扎实开展放心消费创建。紧盯“五个放心”目标,实施放心消费提升行动,打响叫亮“圣地放心消费”品牌。深入推进示范单位培育行动,扩大创建工作覆盖面,全年完成县级示范单位750家、市级示范单位90家、省级示范单位25家的创建任务。要积极推动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活动,完善消费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引导经营者在线化解纠纷,持续加强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要结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大力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宣传教育行动,不断提升老百姓对两个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围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延安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工作格局。要保质保量完成专利转移转化计划,力争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增长率达20%以上,积极建设陕西省专利导航(延安)服务基地,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要推进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强化品牌打造,全年注册商标1800件,不断擦亮延安品牌。要加强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推进地理标志富农工程向纵深发展。是要积极推动“延安苹果”“延安小米”“黄帝陵”“南泥湾”“黄陵翡翠梨”等申请认定中国驰名商标。

围绕规范市场秩序,大力开展案件查办“铁拳”行动。要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查严办违法违规行为,全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服务企业健康发展。要持续深化“铁拳”行动,加大食品药品领域大案要案查办力度,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虚假宣传、涉疫物资质量违法等问题;深入开展检验检测市场治理,重拳惩治检测机构造假问题;强化行刑衔接,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要紧盯人民群众关心的粮油肉蛋菜等民生商品价格和医疗卫生、教育、水电气暖等公共服务价格,切实做好民生领域价格监管。要坚持广告导向监管,聚焦医美、药品、保健品、房地产、教育培训等领域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清朗行动”,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要强化打传规直工作,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要结合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坚持把系统推进依法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作为推动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提升部门联合抽查检查的覆盖率;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行轻微违法行为首次免罚,科学运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推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更好结合;深入开展交通物流、水电气暖、金融、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涉企收费专项治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乱收费、乱摊派行为,切实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的不合理负担。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担当,为市场监管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党建统领,深入推行“三个三”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工作法,全力打造“市场卫士、服务先锋”党建品牌。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积极开展“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模范机关建设,积极履行“小个专”党建工作职责,持续深化法治建设,驰而不息转作风树形象,努力锻造一支“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市场监管铁的队伍。(供稿:延安市市场监管局)

责编:杜鹏飞

编辑:吴帆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