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汉阴县平梁镇:夏粮颗粒归仓 秋粮播足管好

立夏已至,农事渐忙。现下,汉阴县平梁镇辖区群众抢抓当前晴好天气和土壤墒情,全力抢收抢种抢管,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秋粮播足管好。

位于汉阴县平梁镇新河村二组的百亩粮油示范基地,一垄垄油菜陆续进入了成熟期,颗粒饱满的油菜荚压弯了枝干。随着天气的转好、气温的回升,经过阳光的沐浴,油菜荚也由最初的鲜绿色转化为枇杷黄。轰鸣的机械声响起,收割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于田间,随着拨禾轮的滚动,顷刻间,一片片的油菜便完成切割、脱粒、装袋,同时被粉碎的秸秆从机器的尾部散落还田。由于天气原因,相比往年,今年他们的夏收作业推迟了近半个月。“去年我们种植了富硒油蔬两用油菜250亩,为了不影响下一步油稻轮作插秧生产,我们采用一次性收割+分段式收割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土壤肥力,破解茬口矛盾,降低损失率,延长适收期,提高种植效益。”该基地负责人石磊说道。

据了解,为了提升粮油生产能力,该镇积极调整种植结构聚焦生态产业,由单一的农作物种植模式向多样化套种和轮作模式转变,引导和鼓励农户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蔬两用”油菜,并与促进观光旅游相融合,实现“一种多收”。去冬油菜种植面积0.83万亩,预计总产量0.13万吨,产生经济效益近百万元。

秋粮要丰收,育秧是关键。走进汉阴县平梁镇绿源家庭农场育秧基地,处处弥漫着泥土的清香;放眼望去,绿意盎然,一排排秧苗茎秆粗壮,长势喜人,焕发出勃勃生机。此刻,工人们正在给秧苗通风炼苗、促根防病。为了化解育秧苗床不足,提高夏种秧苗存活率,确保齐苗壮苗移栽,绿源家庭农场结合实际,做足准备,尝试使用“营养盘育秧法”技术。与传统的人工育秧相比,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人工控制秧苗根部含水量,有效降低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还能充分利用闲置院场、空闲地等,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培育面积。“种子的出芽率达95%以上,还可以避免倒春寒对秧苗的影响。目前,所有的秧苗已经进入炼苗期,再过10天时间就可以用插秧机移栽到田地里了。”农场负责人李肖开心地说道。

刚刚下过的一场透雨对于汉阴县平梁镇沙河村的村民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一幅幅干群合力劳作的画面映入眼帘,一个个奋斗拼搏的身影印在田间地头,他们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提着玉米种子、有的拎着装肥料的桶,在地里忙碌地播种、施肥、覆土,现场热闹非凡。“玉米生长期最好要追肥,否则不易形成壮苗……”汉阴县平梁镇沙河村村委会副主任陈代军告诉笔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稳粮扩油重点示范推广项目,沙河村作为镇级示范点,积极整合土地资源,通过现代农艺手段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这种新模式给他们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去年,在持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追肥、灌水补墒等田管措施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生产目标。在尝到技术、政策支持的甜头后,今年,他们将带领村民一鼓作气把复合种植面积扩大到450亩。眼下,农机手张学华正在调试专用播种机,待油菜收割结束后,村上的“玉豆”套种示范基地即将迎来繁忙的播种高峰期。

既要五谷丰登,也要“土地生金”。走进汉阴县平梁镇清河村五组,可以看到昔日的“巴掌田”如今变成了一块块方方正正的良田,机耕路、排灌渠纵横交错,高标准农田成为该村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杠杆。这片不久前试播下的旱稻谷,现已陆续破土出苗,显示出其对当地光、水、热条件极强的适应性。早上7点多,苗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这里的负责人就早早来到试种田查看秧苗长势,根据苗情根情及时开展田间管理。据他介绍,水稻旱作是一项节水型种稻新技术,全育期按照常规管理,“望天田”产量优势毫不逊色传统水稻,如果试种成功,可让当地更多的稻农受惠于“藏粮于技”。

在平梁这片沃野的土地上,农民收获了一茬又一茬粮食,又不断播撒下生生不息的希望。种粮有收获,日子有奔头,粮食安全的基础更牢了。(刘毅)

责编:朱刚

编辑:鄢雨晴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