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紫阳县蒿坪镇:“5+3”搬迁后扶新机制让搬迁户安居乐业

近年来,紫阳县蒿坪镇全面运行紫阳县“1126”搬迁后扶双线管理机制,紧盯“五大领域”“坚持三项机制”充分调动社区治理内生动力,使搬迁群众既“安身安业又安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走出一条可复制、能推广的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幸福路。

紧盯“五大领域”做实“搬迁后扶”

IMG_256

蒿坪镇集镇安置点红旗社区成立于2020年1月,社区共有1259户4595人,其中易地搬迁户698户2896人,建档立卡脱贫户879户3175人(特困安置区163户272人,分散安置21户64人),三类人群共有21户78人,为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下,集镇社区着眼长远、统筹谋划,以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治理、社会融入、权益保障等5个方面为重点,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该镇坚持以社区工厂为龙头,统筹开发环卫保洁、治安协管、林业管护等各类岗位,优先吸收搬迁群众就业,每年至少开展两次技能培训,鼓励群众学技术。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社区工厂安置等就业方式,实现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引导群众做好原有土地的出租流转,鼓励加入合作社,激发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稳定增收。该镇坚持发展以茶叶和养殖等为主的种养殖业。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21年以来在社区开展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7次,培训有劳动能力脱贫人口70余人。

集镇社区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通过社区工厂、技能培训、归雁经济等多种渠道,打通群众就业难的“任督二脉”。社区配备有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并有专业的社保协理员定期与企业对接。充分保障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脱贫户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以“321”基层治理为切入口,通过“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楼栋长”为框架的搬迁社区治理网,将社区划分为8个网格片区,社区支部书记为总网格长,下沉党员干部分片区主动敲门入户进行矛盾排查,以德治为重点,宣传守望相助的邻里文化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集镇社区设立有专门的社区事务公示平台,及时公开公益岗招聘、低保申请、党员主题活动日等社区事务,确保事务公开。成立有居民纠纷调解委员会等矛盾调解机构,设有专门的调解室提供法律援助,每年为社区群众调处各种矛盾纠纷数百起。

为推动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促进搬迁群众快速融入新环境,社区配备专门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妇女儿童之家、日间照料中心等。近年来,通过倡导新民风建设,开展道德模范表彰大会、道德模范评选等文娱活动,引导居民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镇村干部在遍访搬迁户时了解到搬迁群众有种菜的意愿后,镇党委政府意识到这是制约搬迁群众“稳得住”的原因之一,随后在红旗社区召开现场会进行专题研究,决定实施搬迁社区“小菜园”建设工程,以社区名义对农户土地流转10余亩,再通过自愿报名方式向社区租赁土地,截至目前,已有50余户群众种上了小菜园,在节省了家庭经济支出的同时,也留住了乡愁,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集镇社区严格落实“1126”搬迁后扶双线管理机制,将搬迁户分解到帮扶单位和社区干部头上,实行干部包户,责任包干,每月两次入户走访,落实动态监测联系责任。积极为搬迁群众宣传养老、医疗、教育等相关政策。

坚持“三项机制”破解“帮扶难题”

IMG_256

该镇在社区搬迁后扶工作中,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堡垒作用,成立调处中心、组建物业公司、引入保洁公司,不断完善社区管理长效机制,有效探索方式方法,提升了社区管理水平。

“党支部+调处中心”拉进群众距离。社区支部牵头成立社区调处中心,落实专人接访受理群众诉求,2022年共受理群众诉求51件、调解复杂矛盾纠纷22件。通过“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楼栋长”为框架的治理网,将社区划分为8个网格片区,社区支部书记为总网格长,8名网格长联系25名网格员,4名人大代表联系2478名选民,58名党员联系4627名群众,开展常态化敲门入户走访活动,主动敲门入户进行矛盾排查,宣传守望相助的邻里文化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了“风险早识别、矛盾早发现、问题早解决”,社区新风正在形成。

“党支部+物业中心”破解管理难题。社区引进紫城华瑞物业公司成立社区物业公司,社区支委、居委干部入职物业公司,参与社区物业服务工作,承接社区环境卫生、服务孤寡老人、维修水管、代买生活物资等服务工作,拉近了群众与物业的距离,破解社区与物业“两张皮”现象,使易地搬迁群众住得安心、舒心、放心。

“党支部+保洁公司”提升社区环境。社区引入洁华保洁公司,采取社区党支部+保洁公司的方式,将社区人居环境管理工作统筹管理,合理使用保洁公司职员、社区公岗、治安协管、林业管护等各类岗位,帮助117名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为社区人居环境长效机制建立、社区管理等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创出了新路子。

IMG_256

该镇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在管理服务、就业创业、产业发展上下功夫,推动形成“共建共融共治共享”新格局,实现搬迁群众“快融入、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的预期目标。通过不断探索实践,该镇集中搬迁社区在“搬迁后扶”中的做法得到各级各部门的肯定和表彰。红旗社区在2020年被评为省级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2021年荣获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022年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下一步,该镇将通过建强支部班子,选好致富带头人,高位统筹支部联建、高点谋划产业联扶、高效推进党建联抓,将基层党建渗透到社区治理的各个环节,有力地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群众团结进步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搬迁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胡名才)

责编:刘朋涛

编辑:鄢雨晴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