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税金融

平利县财政局:四举措加强财政供养人员管理

为坚决贯彻“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的有关要求,今年以来,平利县财政局立足本职,紧紧围绕机构编制、财政供养人员增减、工资管理、财政预算建立相互协调配合的综合约束工作机制,强化数据管理、源头管控、监督检查,不断加强和规范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管理,扎实兜牢“三保”底线。

把好财政供养人员的“进出关”。通过建立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网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坚持逢进必考的原则,严控行政事业单位借调、借用和临聘人员行为,确保财政供养人员的精准性。根据机构编制、组织、人社等部门核定的人员工资标准,建立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数据库,把好人员“进出关”,要求单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新增人员严格按照编制、组织、人社部门的相关文件进入人员台账,切实将“编委核编、组织人事核标、财政核拨”的原则落到实处。制定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办法,注重日常管理,明确增人增资、减人减资,落实激励与奖惩的相关规定,确保人员管理规范有效。

把好预算支出“流程关”。在预算单位人员工资动态管理的基础上,足额编制单位人员经费,规范县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管理,增强人员经费预算编制的透明度。按月对单位报送的人事资料逐项登记,做好人员经费预算调整工作,扎实兜牢 “三保”底线。梳理完善资金支付各项规章制度,按照财政规范一体化管理要求,严控工资审核发放流程,确保工资足额及时发放。

把好部门间“协作关”。加强与预算单位、组织、编办、人社部门的相互协作,及时掌握人员编制、人员招录、退休、调动、调资等情况;对离职、在编不在岗及去世未及时申报等“吃空饷”行为定期进行自查和清理;严格督促单位落实监察机关对公职人员违纪处置决定,防止和避免财政资金流失。组织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遗属精退人员生存状况摸底和遗属领取条件再核查确认,从细处着眼、从微处着手,确保财政资金管理规范,部门间数据相互对应。

数据共享把好“监督关”。依托财政云系统,按季度与相关部门开展实名制数据专项核查与数据比对共享工作,及时调整、动态更新,形成人员增减、工资管理、财政预算、机构编制、纪检监督等相互协调配合的综合约束管理机制,破除数据“孤岛”,推动建设“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实现数据共享联动、动态监测、准确一致。坚持底线思维,严守财经纪律,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社、编制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定期对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及工资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切实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张瑜)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