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民主法治

汉阴县司法局:踔厉奋发结硕果 笃行致远启新程

2023年,汉阴县司法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履行“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全面推进法治汉阴建设提档升级、政府依法行政提质增效、普法依法治理提标扩面、公共法律服务提优惠民、司法行政基础提速进位,为聚力建设锦绣汉阴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先后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第二批“节约型机关”等荣誉称号,扎实的工作受到省、市、县领导高度关注和肯定。

IMG_256

一、推进法治汉阴建设提档升级

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联系机制,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书记点评法治工作高效开展,组织全县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行政复议专题培训,开展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组织全县行政执法人员考试。全力服务政府依法决策,出台两个《规则》,推动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积极做好与政府法律顾问的衔接沟通,指导政府及部门出台规范性文件,把好全县重大行政决策、招商合同、征地拆迁等法制审核关;参与、指导、办理全县行政复议、涉诉涉访案件。深入推进执法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六大工程”,为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奠定坚实基础。

二、推进政府依法行政提质增效

不断提升标准化服务水平,共发布255项政务服务标准,对全县1589项政务服务事项和186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审批流程化,成为安康市首个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创建试点。综合运用“321”基层治理模式推动镇级综合执法改革,积极构建“村社区吹哨、执法队报到,镇呼县应、上下联动”的镇级综合执法工作机制,通过集成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能、构建执法闭环等举措,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执法权力下放,执法力量下沉,构建“县镇一体、条抓块统”协同执法治理新格局。汉阴县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获评2022年度陕西机构编制工作改革创新一等奖,在安康市乡镇社会治理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中予以全面推广,在全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现场会上交流发言。2023年12月7日,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执法赋权工作现场会在汉阴县召开。

三、推进普法依法治理提标扩面

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活动,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修订完善《汉阴县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精选典型案例30个,编印《以案释法典型案例汇编》1500册。开展“三下乡”、民法典宣讲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平安建设宣传月、法律进军营、法律进学校、宪法宣传周等宣传活动300余场次,开展法治电影演出52场次,发放民法典、宪法、平安建设各类宣传资料及普法宣传品8万余份。高标准建成花月湾法治文化公园,成功举行全市法治文化巡演(汉阴站)专场活动,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在上年的基础上全县新增遴选乡村“法律明白人”338名,乡村“法律明白人”总数达到1745人。整合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乡村大舞台等资源,建成花月湾法治文化公园等一批法治文化阵地,全县139个村、21个社区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4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是安康市荣获国家民主法治示范村最多的县区之一。

IMG_256

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提优惠民

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聚焦服务“三个年”活动,持续深化“一个中心、两级联动、三班法律服务”,持续推进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强力推进,全县10个镇、160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点(法律顾问)有效全覆盖,组建全县律师成立汉阴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为全县90家重点企业(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六个一”清单式优质法律服务,为乡村振兴、“法治汉阴”建设、基层有效治理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畅通服务群众“绿色通道”,共为全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267起、办理公证案件307件。

五、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提效保稳

充分依托“321”基层治理模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333”工作法(县镇村三级联动、聚合司法行政道德三支力量、健全三项长效机制),构建了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推动10个镇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10个重点行业部门规范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各级调解组织作用,2023年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6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兑现人民调解“以案定补”资金28万余元。县司法局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2022年度平安建设暨扫黑除恶斗争先进集体、全省重大专项活动维稳安保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8月28日 ,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现场会在汉阴召开,省司法厅厅长杨政国、副厅长麻仁伟莅临汉阴指导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汉阴经开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获人社部等四部门通报表扬 “2023年度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调解组织”。

六、推进特殊人员管控提等严管

聚焦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全面树立社区矫正底线安全观,建成县级“智慧矫正中心”并投入使用。认真贯彻落实社区矫正“一法一办法一细则”及有关规定要求,严格把好入矫关、监管关,规范工作流程,健全监管制度,建设“新绿洲”公益活动基地和县看守所等教育基地,丰富创新教育帮扶方式,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全县97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现象发生。认真落实安置帮教“五项举措”,为困难帮教对象先后落实社会救助10人,开展各类帮扶活动50余场次,提高了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人员融入社会的能力,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

七、推进司法所建设提标升级

强力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全县10个基层所实现“面积达标、权属明晰、场所独立、外观统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要求。全面落实司法所人员职级待遇和津补贴,各司法所配齐执法执勤车辆、智能化办公设备,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公共法律服务专项资金得到充分保障。各司法所充分发挥职责职能作用,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法治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法律顾问等为重点,借助人民调解组织、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现了司法所建设的规范化运行,维护基层社会安全稳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2023年司法行政系统平安建设知晓率满意度均位居全市前列。全县10个司法所全部被省司法厅命名为新时代“六好司法所”,平梁、双乳、涧池3个司法所被命名为“新时代六好司法所示范单位”。

八、推进队伍建设提质培优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党建+”文章,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做好人的发动、事的推动、系统联动,凝聚发展合力。创建清廉机关,启动“青蓝工程”,开展司法行政系统“业务大培训、岗位大练兵、形象大提升”活动,健全教、学、练、战一体化教育培训机制,组织信息宣传专题培训、业务知识培训、体能大练兵、法治宣讲竞赛等系列活动,锻造一支“三能”型(提笔能写、登台能讲、遇事能干)干部队伍,全面营造转作风、树新风、重实干的浓厚氛围。2023年共发稿450篇,其中市级以上277篇,拍摄宣传短视频9期,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位列第一方阵。陕西新闻联播、省厅专题片和网站、学习强国、群众新闻网等重要主流媒体传播汉阴司法行政好声音,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沈红芳、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夏永国、“安康好人”邓军等工作典型和经验做法得以总结推广,汉阴司法行政的整体影响力明显提升。

IMG_256

九、推动“三个年”活动落地见效

持续深化服务保障“三个年”活动,加大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推进力度,推动法律服务团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举措落实落地,优化提升汉阴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筑牢维稳安保坚固防线,聚力重点人群教育管控大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大提质、网络舆情风险大排除,及时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隐患,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社会环境。强化部门联动,整合多方力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对全县涉企地方性法规进行全面清理,落实对企业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加强与工商联、行政审批等部门协作,推动涉企领域减证便民利民举措落实落地。

十、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局党组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采取有力举措,确保司法行政系统主题教育实现高质量开局,各项工作落实有力有序。结合司法行政工作特点,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教育计划和方案,在全系统开展“业务大培训、岗位大练兵、形象大提升”活动,激发司法行政人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制定《个人自学计划》并抓好落实,坚持每天1小时集中学习,认真参加读书班集体学习,撰写个人学习体会材料,积极开展研讨交流,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干警的政治理论素质。对照主题教育目标任务,围绕突出问题进行查摆,开列问题清单,逐条深化细化实化,明确整改目标、完成时限,达到了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目的。(何远利)

责编:刘萌

编辑:文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