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洛南县人民检察院持续运用大数据手段,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开展模型研究与应用工作,助力检察工作增质提效。截至目前,该院已应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模型9个,已成案10件,取得初步进展。
构建长效发展格局。整合检察业务和技术骨干力量,组建集数字检察工作小组、数字检察办公室、业务部门联络员和数字检察办案团队“四位一体”的组织保障体系,形成“院领导督导、技术部门主推、业务部门主导、全院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数字检察纳入业务管理体系,实行“每周一更新、半月一督察、一月一复盘”,检察长统筹定期召开检察长办公会,通报模型应用情况、分析难点痛点、提出改进要求,推动数字检察工作稳步前进。
深挖检察业务潜力。以促进高质效办案为落脚点,把握监督需求,深入挖掘监督线索。以个案为基础,以类案法律监督为方向,把孤立的个案信息整合成类型化、链条化的信息库,实现从被动式接收线索到主动式数据碰撞。如应用全国模型管理平台的“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防返贫工作法律监督模型”,对比分析排查出一件司法救助线索,调查核实发现被害人查某系残疾人、农村困难妇女,因案致使家庭生活陷入困境,通过依法审查后及时发放司法救助金1.5万元,目前已应用模型筛查司法救助线索15件,共计救助3名申请人发放司法救助金4.5万元。
推动社会协同治理。拓宽深度学习渠道,赴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检察院、陕西省秦岭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等兄弟单位交流学习,有效的拓展检察干警视野,提升数字检察能力。依托其他司法机关、行政部门数据资源优势,主动与洛南县法院、公安、司法局、民政局等单位积极开展相关社会治理领域的数据分析、问题研判。如应用“强制隔离戒毒‘脱漏管’”监督模型”“社区矫正对象漏管及违法犯罪监督模型”等模型,联合县司法局、看守所等单位收集最新数据,通过数据筛选、分析比对、线索摸排、成功研判,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4件。( 张 怡)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