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民主法治

检察院如何提高涉检新闻宣传工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围绕党委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现阶段有条件解决的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曝光典型案例,直面社会丑恶现象和阴暗面,激浊扬清,理性批评报道,依法开展科学、准确的舆论宣传,积极为检察正能量发声,可以为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对于提升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晓率、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现就检察机关如何提高涉检新闻舆论宣传工作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新闻宣传能力

一是客观公正正面宣传,积极稳妥引导涉检舆论热点。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要改变过去对媒体敬而远之的思想,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交流,与媒体记者做朋友,坦诚相待,相互尊重,双向沟通交流、宣传推介,做到检媒联动,全面对接、信息共享,深化合作渠道,实现互助双赢,有效增强检察正能量的宣传。善于运用媒体引导涉检舆论,对典型刑事案件的报道,加强权威信息发布,及时管控不良炒作,坚持及时准确、正确引导,保持舆论平稳有序。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网络民意真正落实到检察业务工作过程中。

二是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要创新话语表达、丰富传播形态和传播样式,不断推出有时代感、接地气的检察新闻宣传作品,通过有针对性地举办新闻发布会、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培训班、舆情引导、“两微一端一网一号一抖”(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官网、企鹅号、抖音)上微视频展播等线上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关注检察工作,了解检察工作,支持检察工作。

三是要正确看待媒体,自觉接受舆论监督。要充分意识到,面对媒体,积极公开、主动的沟通,更能消除误解,赢得民心,越是捂着,害怕面对去回避,越容易被动,滋生谣言。以坦诚的姿态面对公众与媒体,进一步强化接受舆论监督意识,时刻做好接受监督准备,把接受监督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时刻想到每一次执法办案都在媒体监督之下,才能树立人民信赖的良好检察形象。

二、不断提高新媒体运用水平,打造新闻宣传新格局。

新媒体时代“两微一端一网一号一抖”等新传播途径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要增强检察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特别是提升新媒体应用应对能力,就要全力打造检察门户网站、检察微视频、检察微博、检察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的的宣传格局。

一是加强检察门户网站建设,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要高度重视网络宣传和检务公开工作,把门户网站打造成弘扬法治精神、宣传检察工作、普及法律知识、丰富检务公开的有效载体。要针对队伍建设、业务工作、检务公开、检察动态等板块,专门设立与公众互动空间、检察长邮箱等,便于网民发表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便于检察干警积极为网民解疑释惑,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二是制作检察微视频、抖音或微电影等,及时传播检察好声音。拓展主流舆论传播渠道,用群众喜闻乐见,轻松愉快的方式宣传检察机关的重大活动、检察队伍和业务工作的重要成果,打造移动检察新闻精品,抢占移动传播先机,传递检察工作正能量,提升检察机关的社会形象。

三是有效利用本院检察微博平台,加强与网民的互动交流。针对微博特有的简短、阅读方便的特点,根据受众的需求和群众的诉求,开展好发布检察动态、解疑释惑、接受法律咨询和控告举报工作。要用鲜活生动,群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减少书面化、模式化的言论,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实现面对面的交流,键对键的沟通,使微博真正成为检察机关与网民的交流平台。

四是运营好检察微信公众号,密切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沟通。要通过微信平台,在“朋友圈”群发文字、图片和视频,展示检察动态,接受法律咨询,强化微信与微博的互动;建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微信群随时沟通交流的方式,以便更有效地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切实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

三、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过硬检察新闻队伍

加强涉检新闻舆论的管理,制定网络舆情建设工作制度,成立新闻宣传工作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提升检察机关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完善好涉检舆情及时发现、舆情研判、舆情引导、舆情处置等,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引导、早控制,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一是完善涉检舆情检测制度和队伍建设,做到第一时间发现舆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扎实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大新闻宣传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检察新闻工作队伍,完善涉检舆情检测制度,建立网评员队伍,网评员要每天对各大网站、论坛进行“关键词搜索”,全方位查找涉及本院的新闻报道,确保监测不留死角,适时进行实时监控。

二是加强涉检舆情引导的管理,做到第一时间汇报。网评员一旦发现网络舆情,要详细、准确记录舆情上网时间、主要内容、浏览和跟帖人数、群众反应、点击率等各项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新闻宣传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或院党组汇报。

三是做好分类研判工作,准确鉴定舆情性质。根据舆情反映问题的性质、内容以及影响力等,对舆情进行深入分析,做到把握关键,准确定位。对涉及本院的重大舆情,要迅速查找源头媒体,在分析研判舆论热点和舆情发展走向后,迅速向网络舆情处置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并提出初步处置意见;要分析涉检舆情的成因,舆情检测部门和舆情涉及的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查明真实情况,并及时联系有关人员,争取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反应,避免陷入被动。

四是制定舆情处置方案,积极消除负面影响。要坚持积极回应,及时消除负面影响,防止事态扩大。及时与涉检涉法网络舆情发生的源头媒体进行沟通,注重引导方法,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力争在源头上控制舆情进一步扩散,及时掌控涉检舆论发展方向,牢牢掌握涉检新闻舆论主动权主导权。(作者:陕西省山阳县人民检察院 李宗叶)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