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黄龙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结合农村地区交通秩序的整治工作要求,根据辖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四个抓手”扎实开展农村道路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全面筑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抓“部署”强化责任落。大队召开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管理专题会议,下达《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分析目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针对当前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结合农村道路交通现状和群众出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同时,要求全体民辅警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强化思想,落实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抓“源头”突出隐患治理。紧盯重点车辆检验、报废、违法处理等源头隐患,强化“隐患车辆”清零工作,通过电话告知、上门走访等形式,督促车辆所有人、驾驶人及时办理相关业务,并做好农村地区“五类车”摸排统计工作。积极组织警力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进行隐患排查,把发生交通事故频率高、急弯陡坡定为交通隐患管理重点,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治,最大限度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抓“违法”强化路面整治。结合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及时调整勤务模式,紧抓中午、夜间重点时段,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巡逻管控,坚持不间断、不漏管、不失管的管控原则切实压缩违法行为发生的空间,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确保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形势平稳。针对聚集出行的特点,加大对无牌无证、农村面包车超员、摩托车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货车超载、低速货车、农用车违法载人、报废车上路行驶等违法查处。通过增加见警率、管事率最大限度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充分发挥农村“两站两员”职能作用,严把“出镇关”“出村关”,引导村民文明行车、安全出行。
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结合“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大喇叭”宣传范围广的优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酒后驾驶、无证驾驶、不按规定期限进行审验、骑乘电动车不戴头盔等不文明交通陋习引发的严重后果,大力普及安全出行常识,提高群众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针对农忙时节,组织宣传人员深入辖区街镇、农村,通过播放宣传教育视频、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向农村货车驾驶人讲解事故预防和交通安全常识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并要求驾驶员远离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强超、逆行、闯红灯、无牌无证、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教育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提高交通安全防护意识。(李星)
责编:张颖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