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曲艺家协会传来喜讯,经陕西省曲协、榆林市文联推荐,由榆林市曲艺家协会、榆阳区文化馆创排的曲艺作品陕北说书《大风起兮》,成功入围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 6月17日,区文化馆召开陕北说书《大风起兮》创排提升座谈会,节目主创团队成员围绕唱词、配乐、表演等进行交流发言,着力为这部作品赋予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气息。
“几十年以来,我们榆林市的治沙造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所以我想围绕植树造林的主题进行创作,但是一直没有思路。在一次参观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展馆之后,我就想把这种治沙精神用陕北说书的形式表现出来。”《大风起兮》作者王建秦说。
据悉,《大风起兮》是一部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作,以陕北说书的独特表现形式,让观众沉浸式领略陕北文化的魅力。作品以“我”的视角,讲述了“我”的爷爷在一次大风刮起时宁舍人不舍树的护林故事,讴歌陕北人不怕苦不怕累,敢把黄沙变绿洲的植树造林精神,展现了陕北人积极奋斗、昂扬向上的时代风采。
“排演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个作品对演员的要求相当高,既要唱功好,又要说功好,我们挑选最好的演员,通过刻苦训练,才把这个作品完成。我们通过武板当中夹杂平板、苦板、花调等各种各样的调式,把作品丰富起来,让这个作品很好地立在舞台上,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王建秦说。
陕北说书唱似说,说似唱,曲调激扬粗犷,优美动听,一段段说书,犹如生活的一张张写照,唱出陕北人民的淳朴善良,唱出时代的变迁。《大风起兮》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寓意深刻,既传承了陕北曲艺的传统,又展现了当代文化的活力和魅力。通过说书艺人生动的表演,人们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岁月,目睹了从“沙进绿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建设奇迹,感受到了前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宝贵精神。
“我说书快二十年了,看到《大风起兮》这个作品后,非常开心。我觉得这个作品挺好,非常适合用陕北说书去表达作品中爷爷、孙子的治沙精神。要是没有老一辈人的治沙精神,哪有我们现在的绿水青山。以后我会不断地学习,以陕北说书的形式宣传我们的治沙精神。”演员许元说。
“曲艺就是一人要唱出万人声,还要会扮男扮女。这个剧本里,我一人就扮演了爷爷和孙子两个角色,拿到剧本,我首先想的就是一定要把人物、角色给扮演好,让治沙精神千古传,激励华夏后来人。”演员周淋说。
近年来, 榆阳区文化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一直致力于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先后推出《大风起兮》等一系列精彩节目,通过表演艺术让更多的观众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
下一步,榆林市榆阳区文化馆将继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坚持送戏进社区、进企业等“五进活动”,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为群众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来源:榆阳区融媒体中心)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