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阴县蒲溪镇域发展的宏伟蓝图中,镇人大与财政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二者紧密协作,为推动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贡献力量。
人大监督:财政管理的“守护者”
镇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肩负着监督政府工作、反映群众诉求、推动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重任。在财政领域,人大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全面介入预算编制、执行及决算的全过程。
科学编制:深入调研把好预算“源头关”。在预算编制阶段,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确保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契合镇域发展的实际需求与长远规划。代表们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针对预算草案中的各项收支安排展开细致审查,重点关注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如教育、医疗、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力求让每一笔财政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动态监管:全程跟踪守好资金“安全线”。预算执行过程中,镇人大持续跟踪监督,定期听取财政所关于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报,对资金使用进度、流向和效益进行严格把控。一旦发现预算执行偏差或存在违规使用资金的迹象,人大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相关部门纠正,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财政执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财政所作为镇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财政资金管理与运作的具体执行者。在镇人大的监督与支持下,财政所全力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聚焦产业:精准施策激发经济新动能。财政所因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项目的支持力度。围绕镇域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项目扶持等多种手段,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增强镇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筹措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改善镇域交通、水电、通信等条件,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普惠民生:优先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感。优先安排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资金,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例如,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群众的健康水平。
财政执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镇人大与财政所还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财政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人大代表积极为财政工作建言献策,财政所则认真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汉阴县蒲溪镇人大与财政所将继续携手前行,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提升财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蒲溪镇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张子玉)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