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卫生健康

岚皋县中医医院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秋养肺 用刮痧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今年以来,岚皋县中医医院将定期推出中医药适宜技术介绍让广大居民朋友了解更多健康养生知识——本期介绍内容为“刮 痧”。

秋燥易伤肺,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秋应肺而养收”。秋季与肺气相应,而肺为“娇脏”,主皮毛,开窍于鼻,燥邪易从肌肤、口鼻入,进而伤肺,容易出现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一系列问题。所以秋季养生,应滋阴养肺,可试试刮痧,操作简单、应用广泛、益处多多。

IMG_257

特色优势:中医一般认为刮痧有疏通经络、活络气血、祛邪排毒、调整阴阳平衡、养颜美容等用处,除此以外,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刮痧主要有抗炎消炎、提高免疫力、神经调节等作用。

抗炎消炎:刮痧刮出的瘀血斑点不久之后会自行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这会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能加强局部新陈代谢,进而起到消炎作用。

提高免疫:刮痧直接刺激末梢神经,能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可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亦能产生大量血清而增加抗体。

神经调节:刮痧可缓解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刮痧能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或体液的传递,对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刺激信号,中枢神经再调整自主神经,对机体各部位的功能产生协调作用。

秋季常用刮痧养护部位

手太阴肺经

位置:手太阴肺经从中府穴起,经云门、天府、尺泽、列缺等穴,沿着手臂内侧前缘,下行至大拇指的少商穴处。左右对称分布,共22穴。方法:从上向下刮拭,单一方向刮,不要来回刮拭,一般每次刮5~6分钟,皮肤微微刮红刮热即可。

普通感冒-大椎穴

IMG_260

位置:位于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也就是颈后最高隆起骨骼的下方凹陷处,低头时更明显。方法:从上向下刮拭,一般每侧5~10分钟,以颈后部感觉发热为宜。

肩颈疼痛-风池、肩井

IMG_261

位置:风池穴位于项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肩井穴位于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方法:从风池穴开始,从上向下轻轻刮,一直刮到肩井穴,两侧都刮,刮至微热微红即可。注意:头发较多处轻刮,遇到明显结节时,不要太用力,轻刮几次即可。

肠胃不适-天枢穴

位置: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3指宽)方法:普通轻微腹泻可用刮痧工具逆时针揉按天枢穴;便秘可用刮痧工具顺时针揉按天枢穴,令腹内有热感为宜。注意:长期下焦不通者,如长期便秘者,不刮腹部穴位,以防气逆上行。

腰痛-手背部、后背

位置:后背刮脊柱两侧;手背部有腰的反射区,在手背正中间。方法:后背处从上向下缓慢刮拭脊柱两侧;手背部刮痧需从手腕处缓慢刮拭到中指指尖。边刮边寻找有疼痛、肌肉紧张僵硬的区域,每次刮拭15~30分钟即可。

精神不振-百会穴

位置: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方法: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性刮拭,每天早上或疲惫时可用木梳、牛角梳等刮100下,提神醒脑。

注意:睡觉前、神经衰弱、严重失眠者禁刮。

养气血-血海、三阴交

IMG_266

位置:血海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此为足太阴脾经的一段循经路线。方法:从上往下、沿下肢内侧刮拭,中间不宜停顿,从上到下一次刮完,再重复刮至皮肤微红即可。

注意事项

配合活血化瘀的精油使用,效果更好。

注意保暖:刮痧时应注意室内保暖,避免风直吹刮痧部位。刮痧后,用衣物等遮盖刮痧部位,避免寒邪入侵皮肤。

不要立即洗澡:刮痧后4小时内不要吹空调、电风扇,不要洗澡,不喝冷饮,可饮一杯温开水,并休息半小时。

刮痧间隔时间:一般两次刮痧的时间间隔为3~6天,以皮肤痧退为准。前一次刮痧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痧。

不能饮酒:刮痧前后24小时内不能饮酒,酒醉者禁刮。

颈部两侧、私处不刮。

刮痧后的痧斑不需要特殊处理,刮痧部位皮肤有疼痛和灼热感觉属于正常情况。

刮痧过程中,如果有任何不适立刻停止,刮痧为中医传统养生方法,不能代替治疗,必要时及时就医。

来源:岚皋县中医医院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