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卫生健康

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十个多一点”让护理服务有温度更有态度

近日,汉滨区第一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实施“十个多一点”护理服务举措,通过优化服务细节、深化人文关怀,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诊疗全过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

十大举措全方位提升护理温度

微笑多一点:护理人员以真诚微笑和贴心问候帮助老年患者缓解孤独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病区的李奶奶因子女常年在外,入院后性格孤僻。护士小刘每天用真诚的微笑和贴心问候,逐渐打开老人的心扉。如今,李奶奶主动与病友聊天,脸上多了笑容,病房里也多了欢声笑语。

沟通多一点:针对语言障碍患者,护理团队采用纸笔辅助、个性化训练等方式帮助恢复功能。中风患者陈大爷通过专项训练,逐步恢复书写能力,家属对此深表感激。

IMG_256

安慰多一点:面对情绪低落的慢性病患者,护士通过心理疏导和成功案例分享增强其治疗信心。曾因腰突症崩溃的林阿姨在护士长鼓励下重燃希望,主动配合康复计划。

理解多一点:护理人员以同理心倾听患者焦虑,提供情感支持。膝关节疼痛的侯爷爷在护士耐心沟通下卸下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舒适多一点:病房环境升级,优化床位布局,柔光照明等设施,营造家庭般温馨氛围,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IMG_257

宣讲多一点:开设“健康大讲堂”,用通俗语言普及疾病管理知识。糖尿病患者王先生坦言:“以前只知道吃药,现在学会了科学控糖,心里有底了!”

耐心多一点:针对入院适应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全程陪同引导,反复讲解流程。方向感差的徐阿姨在护士帮助下快速熟悉环境,称赞服务“比导航更贴心”。

帮助多一点:为无家属陪护患者提供送餐、陪检等生活协助。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朱阿姨在护士的全程照料下,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IMG_258      便民多一点:推出“零押金入院”“床旁结算”等便民服务,减少患者奔波。独居老人刘爷爷通过便捷流程完成诊疗,直言“政策暖人心”。

延伸服务多一点:患者出院后,医护团队通过电话回访跟踪康复进展,家庭医生还走进社区提供慢病管理。患者李女士表示:“医院的关心从未因出院而中断。”

IMG_259

 

双向奔赴,让医疗回归“治愈与温度”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在汉滨区第一医院得到了深刻诠释。类似的暖心故事,成为医院践行人文关怀的缩影。 康复医学中心柯善平主任表示:“‘十个多一点’不是口号,而是将心比心的实践。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让医疗回归治愈与温度的本质。”

从病房内的细致服务到出院后的持续关怀,汉滨区第一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通过“十个多一点”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个细节,让医疗不再只是技术的较量,更成为一场温暖的守护。这种“双向奔赴”的医患关系,正为医疗行业注入更多温情与力量。(张美佳)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