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拌种是控制秋冬季小麦病虫害、减轻春季病虫害防治压力的重要措施。在播种前对小麦种子进行药剂处理不仅能预防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黑穗病、小麦红蜘蛛、麦蚜等病虫,并可有效控制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为害,起到费省效宏、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选用耐病品种。以绵阳31、汉麦7号为主,搭配种植内麦416等小麦品种。
要精选种子。在拌种前进行种子精选晾晒,用风车、筛子等工具剔除小粒、霉粒、破粒、秕粒、虫伤粒、草籽及杂质。
要科学拌种。以防治小麦条锈病为主的区域可选用15%三唑酮(粉锈宁)20克拌麦种10公斤,先将精选好的种子一半倒入内表光滑的塑料袋中,再将称好备用的三唑酮倒入,然后倒入另一半麦种,扎紧袋口上下翻摇,将三唑酮与麦种充分拌匀,即可播种。三唑酮拌种应干拌,严禁湿拌,并要随拌随用。需防治小麦条锈病并兼治地下害虫的区域可用27%苯醚.咯.噻虫种衣剂70克或者26%苯甲吡虫啉悬浮剂种衣剂100克对水500克稀释后,均匀喷洒在10公斤摊开的麦种上,充分拌匀并堆闷2-3小时播种,既能防治地下害虫,也能预防条锈病、茎基腐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蚜虫等;或可选用50%辛硫磷200毫升加43%戊唑醇10克或50%多菌灵200克对水5公斤稀释后均匀喷洒在100公斤摊开的麦种上,边喷边拌,拌匀后堆闷2-3小时播种。
要科学合理用药,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拌种,严禁随意加大拌种药剂用量;三唑酮只能干拌,不能湿拌;按计划拌种,用多少拌多少,拌种后未播完的麦种严禁食用或做饲料,播后多余的种子要作深埋处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拌种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呼吸道,防止发生人员中毒事故。(供稿:汉阴县农业农村局)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