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风里,总有一些温暖的故事在警民之间悄然上演。宝塔公安的民辅警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心化解难题,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每一次耐心解答,每一回奔走协调,每一趟深夜寻踪。近日,柳林派出所与公共交通派出所的两幕暖心场景成为警民鱼水情深的生动注脚
一面锦旗背后的“落户加速度”
3月27日上午,柳林派出所户籍室门前,居民曹女士手捧一面绣有“工作负责乐于助人,服务周到温暖人心”的锦旗,眼中泛着感动的泪光。这面锦旗的背后,是民警为解决孩子落户难题连续奔走数日的暖心历程。
今年2月中旬,曹女士匆匆走进柳林派出所户籍室,焦急地向民警求助:“孩子马上要入学了,可出生时没及时上户口,现在材料不全怎么办?”户籍民警一边耐心安抚她的情绪,一边仔细梳理问题——原来,因历史档案缺失、部分材料遗漏,曹女士申请落户未能成功。“您放心,我们一定帮孩子把户口落下来。”民警的承诺掷地有声。
接下来的日子里,民警不仅逐条列出补证清单,还主动联系社区、医院、民政等多部门,调取原始档案、核查出生信息、协调审批流程。考虑到曹女士工作繁忙,民警多次利用下班时间电话沟通进展。经过不懈努力以及与户政部门沟通协调,最终以最快速度解决了曹女士女儿上户问题。当曹女士接到“户口办妥”的电话时,难掩激动:“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你们比我还上心!”
12小时接力:从“不敢回家”到“失而复得”
4月8日晚,一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攥着衣角,踉跄着冲进公共交通派出所:“叔叔,我的手机丢了,怕家长责怪不敢回家……”正在值班的民警见状,立即蹲下身子轻声安慰,在孩子断断续续的描述中,民警拼凑出关键信息:当天下午她乘坐出租车时,手机滑落在座椅缝隙,因害怕父母责骂不敢回家。民警一边联系延安公共交通服务中心调取出租车轨迹,一边通过监控逐帧排查行驶路线。凌晨1时许,终于传来好消息:司机师傅在后排座椅缝隙中发现了手机!
当出租车司机连夜将手机送到派出所时,民警第一时间拨通了孩子母亲的电话。“我们总教育孩子遇事找警察,没想到真的这么管用!”次日上午,孩子母亲接过手机时红了眼眶,“谢谢你们从下午找到凌晨,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有温暖的守护者。”
两面锦旗,两声感谢,承载的不仅是群众的感激之情,更是对公安工作的信任与肯定。从落户难题的精准破解到遗失手机的连夜寻回,变的是具体的求助事项,不变的是“群众事无小事”的初心坚守。在街头巷尾、窗口桌前、凌晨街巷,宝塔公安的民辅警们用平凡而坚定的行动书写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答卷,让藏蓝身影成为春日里最温暖的守护色。(供稿: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