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莉,中共党员,安康市教学能手,平利县城关第三小学美术教师。她怀揣教育初心,凭着匠心深耕美术教育,用爱与智慧照亮了学生的成长旅程,成为学生心中的指路灯、家长信赖的好教师。
创新教学,启迪美的心灵
自2008年投身教育事业以来,李海莉十五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与追求。在美术教学中,她寓教于乐,深耕细作,勇于探索,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大胆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尝试学科融合,精心设计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玩、乐、做、用、创、展中全方位体验艺术,感受美的熏陶,她把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情传递给学生,用行动感染着他们,从而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深耕教研,夯实专业根基
她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活水。因此,她始终保持着对专业知识的强烈渴望,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书法、绘画。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广泛汲取同行的宝贵经验,踊跃参加教学成果评选,精心撰写论文、制作微课,积极投身课题研究,多次参与或主持省、市、县级课题,教研能力与水平在实践中稳步提升。在她的悉心指导下,众多学生在省、市、县各级比赛中斩获佳绩,她本人也凭借出色的表现先后荣获县、市级教学能手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她不断奋进的强大动力。
多元展示,传承传统艺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她敏锐地意识到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的重要性。她积极投身于传统艺术传播中,充分挖掘学校和当地资源,深化“非遗文化进校园”的课程研究,先后开设漆板画、石头画、黏土画、皮影等特色社团课程。她所负责的皮影展示在各类活动中大放异彩,赢得广泛赞誉,相关活动还被《安康日报》宣传报道。在她的积极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加入到传播传统艺术的行列,皮影、陶艺、剪纸等传统艺术项目在校园蓬勃发展,让学生深刻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师生传承传统艺术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李海莉老师在教育教学、专业素养提升和传统艺术传播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以美育人,向美而行”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带动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在追求美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供稿:平利县城关第三小学)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