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渭滨公安:“五个紧盯”全面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这起矛盾纠纷化解后,对方也兑现了承诺,你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矛盾纠纷化解了,压在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被搬走了,我终于可以安心的外出打工了,派出所的民警辛苦了,真是太感谢了。”这是9月8日,石坝河派出所民警回访矛盾纠纷当事人李某时的一个镜头。

自“夏季行动”以来,宝鸡市公安局渭滨分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排查、分析、化解、宣传、回访”五个环节,努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群众很满意”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及时化解处置矛盾纠纷,深入推进“夏季行动”,全力确保辖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据统计,“夏季行动”开展以来,渭滨分局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4起,没有一起反弹。

紧盯矛盾排查,全面提升动态掌握率。渭滨分局认真学习践行“浦江经验”,把发现矛盾纠纷做为巩固社会稳定的基础,不断完善推广“民呼我为”、“有难即解”工作模式,健全矛盾纠纷的登记、受理、办理、终结、回访等配套机制,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围绕征地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涉法涉诉等重点领域,以及家庭、邻里和债务等常见性、多发性民间矛盾纠纷进行大摸底、大排查,及时收集掌握各类动态信息。做实“派出所主防”,建立社区警务队定期报告制度,形成“小事每天报、大事随时报、无事零报告”的信息反馈机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充分发挥“红袖标”、网格员、信息员等队伍作用,建立触角广泛的矛盾纠纷收集网络,着力增强社会矛盾纠纷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

“能够及时消除金陵小校周边的不安全隐患,与发现并成功化解这起矛盾纠纷密切相关,应该说发现矛盾纠纷就是能力是责任,化解是水平,是群众工作能力的体现。”渭滨分局治安大队王警官有感而发。

紧盯情报分析,全面提升研判管控力。渭滨分局建立专题分析研判机制,根据定期线索汇报,对预测可能出现的热点隐患进行预警,对排查发现的重大矛盾纠纷信息进行汇总研判、风险评估、制定疏导化解和处置方案,不断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分类建立台帐,全面梳理汇总矛盾纠纷数据,根据矛盾纠纷类型、涉及人员类型、矛盾纠纷紧急情况和事态严重程度分门别类建立台帐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并逐一落实专人包抓化解措施。

紧盯动态化解,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渭滨分局积极协调联合社区、街道办、司法局、法院等部门,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为当事人提供专业法律知识服务,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遵纪守法,避免矛盾激化,有效减少缠访、闹访等行为。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村两委、老党员、治安积极分子、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地熟人熟、威望高、群众信任的优势,推动积极参与邻里积怨、家庭矛盾等引发的纠纷调解中,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防止小矛盾演变成大问题,有效解决在萌芽状态。

“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好是个宝,你们做为几十年的老邻居了,有啥事不能敞开心扉说吗,老李你是党员、我也是一名老党员,就这个事你表个态……”9月8日,姜潭路派出所“红色会客厅”里,社区的老党员与民警共同化解一起邻里矛盾纠纷。

紧盯法律宣传,全面提升依法办事能力。法律的权威来源于人们的信仰,只有信仰法律、敬畏法律,才能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自觉配合公安执法。渭滨分局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用好网上网下、“两微一端”等宣传阵地、平台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全民法治观念,增强尊法守法意识,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行为习惯,推动形成崇尚法治、遵守法律的社会风气。

“互相尊重和谐处,合解合作才有成;说话态度要谦诚,对方感受别忽视; 听取意见别急躁,换位思考气自消……”9月1日,渭滨分局金陵派出所在开元商场门前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宣传活动,民警一边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册,一边向群众传授矛盾纠纷化解技巧。

“民警讲的太实用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才明白矛盾纠纷化解还有这么多‘道道’和技巧,我会用民警讲的技巧尽快处理好我和妻子之间的小矛盾、小误会,避免酿成大事端。”现场群众文伟激动地说道。据统计,活动当天共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受教育群众1600余人。

紧盯调解回访,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渭滨分局不断加大回访和告知力度,将纠纷类警情进行分类,安排社区警务队与综合警务室进行回访,耐心、尽心的做好结果问询和解释沟通工作,取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同时,按照“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回访制度,在纠纷调解成功后规定时间内进行回访,以了解双方当事人履行协议情况,督促责任方如约履行协议,巩固调解成果。

“为了我们的事,民警们来回奔波不下10次了,这个事儿请你们放心,我们之间说开了,心里的怨气也消了,没有啥疙瘩,孩子现在也正常上学了。”9月11日,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东一路居民王某因孩子上学与邻家发生的纠纷得到成功化解,当事人推心置腹地对民警说道。(阮仕宏)

责编:朱刚

编辑:鄢雨晴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新文章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