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洋县公安局洋州派出所:做实“一室三队” 提升主防质效

自“双力护航”战训行动开展以来,洋县公安局洋州派出所先行先试,通过改造功能用房、融合数据资源、强化实战应用、深化社会治理,有力推动派出所主防质效不断提升。

IMG_256

科技赋能+精准指挥,做强综合指挥室

聚焦改革与科技双轮驱动,做强综合指挥室,在优化警力编成、强化情报引领、提升见事处事效率上下功夫,推动传统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打造融合平台,实现信息“一屏全显”。建成可视化综合平台,接入高清视频、电子卡口、社会监控等数据资源,对重点区域场所进行滚动巡控,全面感知辖区社会治安情况。依托移动警务终端、350兆无线对讲机、4G执法记录仪,实现集约用警、实时调警、精准处警。规范运行设置,实现事务“一室全管”。按照“一室支撑三队”的职责定位,由值班所领导担任指挥长,设置指挥调度岗、警情分析岗、案件管理岗、情报研判岗,一体化统筹勤务安排、指令反馈、重大信息报送等工作,精准高效运转“中枢大脑”。注重保障支撑,实现问题“一日全清”。制定综合指挥室四项制度规范,依托各警务应用平台,采取“警情必研、每案必研、每日必研”的模式,做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班”,引领支撑“三队”精准高效开展工作。

IMG_256

网格赋能+精细掌控,做优社区警务队

树牢“防住事、不出事”理念,做实社区警务队,推动警格+网格深度融合,实现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专岗专职强力量。在确保派出所45%以上警力下沉社区的基础上,全面落实16名专职社区民警进社区“两委”班子,并落实一村(社区)一警务助理的“全覆盖”。通过细化职责清单,推动社区民警工作模式由“下社区”变“驻社区”。多元共治保平安。实行“1+1+1+N+X模式”(即1名专职民警+1名辅警+1名警务助理+N名社区网格员+综治力量、物业保安、治安信息员等),推动形成公安主导、各方参与多元共治格局,实现“警务在网格运行、问题在网格解决”。优化机制解纠纷。建立“民调入所”“律师进所”工作机制,建设1个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室和3个暖心警务会客厅,搭建矛盾化解平台和行政调解通道,会商解决疑难复杂纠纷,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今年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13起,调处率达97.5%,满意率达98.3%,辖区未新增疑难信访案件,“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零发生。

IMG_256

专班赋能+精确打击,做专案件办理队

聚焦改革与科技双轮驱动,做强综合指挥室,在优化警力编成、强化情报引领、提升见事处事效率上下功夫,推动传统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打造融合平台,实现信息“一屏全显”。建成可视化综合平台,接入高清视频、电子卡口、社会监控等数据资源,对重点区域场所进行滚动巡控,全面感知辖区社会治安情况。依托移动警务终端、350兆无线对讲机、4G执法记录仪,实现集约用警、实时调警、精准处警。规范运行设置,实现事务“一室全管”。按照“一室支撑三队”的职责定位,由值班所领导担任指挥长,设置指挥调度岗、警情分析岗、案件管理岗、情报研判岗,一体化统筹勤务安排、指令反馈、重大信息报送等工作,精准高效运转“中枢大脑”。注重保障支撑,实现问题“一日全清”。制定综合指挥室四项制度规范,依托各警务应用平台,采取“警情必研、每案必研、每日必研”的模式,做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班”,引领支撑“三队”精准高效开展工作。

IMG_256

机制赋能+精密防控,做精治安巡防队

依托辖区6个“交巡所”联勤点,优化联勤联防联控机制,接处警、巡防控一体运转,强化显性用警,做实动中巡防备勤,做细最小作战单元。强化“点”管控。确定13个人员密集场所、治安要害部位为“点”的重点巡逻区域,靶向发力、精准控点,及时消除隐患。强化“线”巡防。以辖区青年巷、东大街等治安复杂重点路段为“线”,开展高频次、高密度、全覆盖式巡防巡控工作。强化“面”巡护。以人员聚集居民小区为“面”,持续深化“亮灯见警”和“红袖标”工程,努力压降侵财暴力案件发案率,守护群众平安防线。今年以来,辖区警情数同比下降10.3%,刑事发案同比下降15.5%。(供稿:洋县公安局洋州派出所)

责编:张颖

编辑:文曦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新文章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