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志丹县杏河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推动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志丹县杏河镇始终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不折不扣落实中、省、市、县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县上“八个攻坚突破”工作安排,落实好“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和深化“三个年”活动要求,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聚焦“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按照“一领四推动”工作思路,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以优良作风推动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建强战斗堡垒。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坚持聚焦四个提升、四个到位,持续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学用新思想的浓厚氛围,筑牢思想根基。坚持在实践中练兵,让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锻炼。

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坚持规划先行,邀请西北设计院进行村庄编制规划,打造牛寨、狼岔咀2个市级示范村,小沟村县级示范村,杨渠、沙湾等2个镇级示范村。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聚焦乡村振兴、安全生产、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生态环保、住房、养老社保、移风易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扫黑除恶等11个领域31类问题进行细分,公布举报方式,发挥群策群力,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办典型案件,形成警示震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产业发展,拓宽致富路径。紧盯苹果产业和大棚种植“两个”重点。做优苹果产业。紧盯全镇3.07万亩果园,做好四季管理。镇村干部全部下沉防冻一线,针对重度区、中度区、轻度区分类施策,全县果园防冻现场会在该镇召开,全镇1.9万亩挂果园未受到冻害影响。建成防雹网2000余亩,维修受损防雹网700余亩,大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做强大棚产业。积极响应市县关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培强带弱”思路,以牛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强点,通过入股合作社的方式,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年底分红,带动弱产业、弱经济的村,进而通过村集体带动农户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发展壮大棚栽业,提升农户收入。

推动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政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力推动国土部门反馈117个图斑721.82亩耕地完成复耕复种。通过“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户”模式,建成小杂粮加工厂2个,打造集中连片特色种植点位14个3980亩,其中香谷米种植基地8处2400余亩,荞麦种植基地4处1500余亩,辐射带动全镇种植香谷米、荞麦、玉米、豆类等特色小杂粮2.55万亩。

推动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乡村。认真落实林长制、河长制、路长制,以王瑶水库水源保护为重点,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调运苗木30万株,完成3170亩不合格面积补植工作,确保1.39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补植补造任务高质量完成。下茬开展封山禁牧,处理羊子28群470只。围绕“八清一改”,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5次,乡村道路绿化美化28公里,和美乡村正在成型。

推动社会治理,夯实发展根基。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紧盯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地质灾害、建筑、燃气、校园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进行地毯式、全方位、无死角常态化安全大检查,督促整改问题33个,截至目前,实现了“零事故”的目标。

学习运用枫桥经验,按照“一领四化”要求,加强“一站式”办理水平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好普法宣传、志愿服务等,开通“杏河先锋”公众号,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积极推动红白喜事方面的移风易俗,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努力建设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杏河、幸福杏河、美丽杏河。(供稿:志丹县委组织部)

 

责编:刘朋涛

编辑:雷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