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白河县公安局:以社区“小平安”筑起社会“大平安”

公安工作的基础在派出所,派出所工作的基础在社区。今年来,白河县公安局以基层派出所提档升级“百千工程”为抓手,将警力向社区下沉,将警务向一线延伸,持续深耕社区警务,不断筑牢农村社会治安“防火墙”。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社区警务‌一头连着民心,一头连着警心。今年6月底,构朳派出所凉水中心警务室及暖心会客厅正式投入使用后,就成为社区民警接待服务群众的“窗口”。

IMG_256

7月13日,阳光小区住户胡某和楼上邻居谢某梅因为房屋漏水导致楼下房屋受损问题产生矛盾,双方就赔偿问题多次商榷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社区民警了解情况后,在暖心警务会客厅接待了他们。

一杯热茶,一句问候,一张笑脸,在暖心警务会客厅,双方剑拔弩张的情绪也缓和了下来。社区民警还邀请构朳司法所工作人员和高庄村委会干部共同参与调解,通过讲理、释法、说情,本就是很小的矛盾,你让一步,我退一尺,很快双方就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民警的见证下握手言和。

社区警务作为公安工作的基石,不仅是治安管理的“前沿阵地”,‌更是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今年来,白河县公安局抢抓基层派出所提档升级“百千工程”机遇,不断做强做实农村警务室建设,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进一步将辖区分片划分警务区、在相邻村成立中心警务室、按行政村成立农村警务工作站,在景区、商圈等人流较大区域设置暖心警务会客厅,全面构建“警务区、警务室、警务站(暖心警务会客厅)”三级社区警务模式,全面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目前,全县已建成中心警务室39个,农村警务工作站70个,暖心警务会客厅7个。

扎根基层的“平安哨”

社区警务处在打防管控的一线,也在平安守护的前沿,白河县公安局以警务室为核心,发挥社区警务“响应快、覆盖广、效率高”的优势,广大社区民警在抗汛抢险、服务群众等一线展现公安担当。7月8日晚上,白河全县普降大雨,卡子镇凤凰村雨情、汛情更为严峻。社区民警宋凯闻汛而动,迅速投入到辖区排查险情、疏散群众、安全巡查等工作中……

IMG_256

当晚9时许,一位在大雨中艰难行走的女子引起了宋凯的注意。“老人还住在老房子里,现在也联系不上,这么大的雨不知道会不会有危险……”看到民警前来,女子焦急地说。

“大姐,您别担心,我们马上联系村干部一起过去看看,您先回去吧,您父母什么情况,到了现场我们会及时给您联系……”20多分钟后,宋凯和同事到达了老人家中,将正在焦急等待救援的2位老人转移到安全地方,确保了群众平安。当晚,卡子所辖区6名社区民警全部沉入社区,配合镇村干部开展汛情排查、转移受灾群众、处置险情警情,在汛情考验中,社区警务室发挥着平安“前哨”作用。

坚持融入群众、发动群众,在各类群众需要的紧急关头,各基层派出所依托农村社区警务室,第一时间响应群众求助、第一时间参与风险排查、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灾,实现了报警求助的“分钟级”响应,筑牢了农村社会治安第一道防线。同时,白河公安还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全县发动1000余名网格员、聘请122名警务助理,组建11支“钖城义警”队伍,将群防力量融入社区警务,持续深化警民共建共治格局。“夏季行动”以来,全县社区民警累计化解各类险情警情20余件,白河公安社区警务正成为公安工作扎根人民群众的“平安堡垒”。

群众信任的“和事佬”

在卡子镇陈庄社区,“有事找小王……”成为社区广大群众的共识。小王是警务室民警王永敏,今年被派到陈庄警务室担任社区民警,这里设置了一个中心警务室,辐射陈庄、凤凰、药树三个村的农村社区警务工作。王永敏每个周在警务室待上两三天,东家长、李家短,哪里有纠纷、哪里有矛盾,他都摸得一清二楚,和群众接触多了,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IMG_256

5月3日,卡子镇药树村的邹某和陈某因土地界畔归属问题发生争执,邹某一气之下将陈某门前的林荫路面损坏致其出行不便,为泄愤,陈某又将邹某栽种的果树损坏。双方你来我往,矛盾愈演愈烈。

王永敏得知情况后,立即联合镇司法所、村组干部组成调解专班,专班工作人员以案释法,情理结合劝说,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劝解,双方最终打破隔阂握手言和,因及时介入化解,避免了矛盾扩大升级。

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白河县公安局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民警矛盾纠纷化解处置的关口作用,把社区民警培养成矛盾调解的“行家里手”,依托“公安+”矛盾调解机制,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弭在萌芽。特别是对农村地区有可能反复出现的婚恋纠纷、债务纠纷、家庭纠纷等及时进行排查干预,发挥社区民警地熟、人熟、事熟的优势,及时消除矛盾风险,防止纠纷反弹。“夏季行动”以来,全县社区民警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件,社区民警首次介入化解成功率达90%以上。(供稿:白河县公安局)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新文章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