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普查队为期一周的实地勘察和系统梳理,镇巴县仁村镇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此次普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当地文物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构建联动机制,凝聚普查合力。本次普查建立了“市队主导、县局指导、镇站协同、村员配合、群众参与”的五级联动机制。市普查队与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深入各村,由熟悉当地情况的村干部和群众担任联络员,形成覆盖全镇的普查网络。同时积极发动群众提供文物线索,确保普查工作全面细致。据统计,本次共调查文物点10处,其中复查6处,新发现登记4处,进一步充实了当地文物资源库。
科技赋能普查,提升工作质效。普查工作采用“科技+传统”创新模式,一方面运用RTK定位、无人机航拍等现代技术手段,精准获取文物坐标、形制等数据;另一方面通过传统测量、拓印、记录等方式,全面采集文物信息。这种工作模式既提高了效率,又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为文物保护提供了详实依据。
克服困难挑战,传承文化根脉。普查队员不畏艰辛,跋山涉水开展野外调查,探访古建筑、古墓葬、石窟、石刻标语、红色遗址等,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当地深厚的人文底蕴。“这既是一次工作,更是一场文化之旅。”队员们的感慨道出了普查工作的深层意义。
此次普查不仅摸清了文物家底,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力。仁村镇将以此次普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让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徐晨晨)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