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黄河文化根脉,激活青年文化自信,近日,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联合榆林学院推出“黄河文化传承进校园”主题宣讲系列活动。通过“科技赋能+沉浸体验+青春叙事”三维联动,为1万多名学生打造了穿越五千年的文化盛宴,让黄河精神在当代青年的血脉中澎湃新生。
时空折叠:当00后触摸五千年心跳
李金利副馆长介绍博物馆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副馆长李金利仔细向大家介绍了博物馆地理位置、展陈特色,博物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治黄历程等方面全方位展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博物馆已接待观众超48万人次,并与多家机构建立合作,文化传承与公共服务成效显著。
资深讲解员张南南讲解文明脉络
博物馆工作人员配合图文展板与数字影像讲解黄河古生物化石,立体呈现黄河流域的生态变迁与人文风貌,揭开了史前生态的密码;资深讲解员张南南系统梳理了黄河流域孕育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文明脉络,并结合榆林地区特有的黄河古渡口、长城遗址等资源,阐释了“黄河文化圈”对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深远影响。
栩栩如生的非遗剪纸作品现场再现出黄河流域生命的律动;“大禹治水”“张骞出塞”等历史故事与“退耕还林”“水土治理”等当代实践案例相呼应,引发大家对黄河精神传承及实践表达的思考。
亲身体验汉代水车模型后,齿轮转动间,历史系王雨欣惊叹:“亲手操作古人智慧结晶,木纹里藏着黄河儿女与自然共生的坚韧品格!”
陕北民谣《黄河船夫曲》方言诵唱引爆全场,方言诗词朗诵让“白日依山尽”碰撞“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唤醒文化DNA。
青春共振:Z世代叙事场
覃铃凤同学为大家做分享
覃铃凤同学和张高瑞同学为大家分享了暑期三下乡,走进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的经历。细致向大家介绍了博物馆展厅分布/特色以及自身感受。感叹作为青年学子,我们既要传承黄河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更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让母亲河永葆生机,让中华文明永续辉煌。
馆校共育:打造文化传承新范式
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祁琦在致辞中表示,作为陕北地区重要高校,学校始终将黄河文化传承纳入特色育人体系。同时,宣布共建“黄河文化研学基地”,并发布两大行动计划:行走的思政课:沿黄徒步考察+文创设计,让青年在实践中学史明理、增信崇德;流动博物馆巡展计划:文化课堂“搬”进宿舍走廊,延伸至更多高校。
“黄河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已从榆林学院启动,不仅为青年学子搭建了感知中华文明的桥梁,更通过创新表达让黄河文化展现出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文物从展柜走进青春,让文化从典籍融入血脉。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将还将陆续走进鄂尔多斯、吕梁、革命圣地延安等各地高校,持续以“科技赋能+青春共创”双引擎,助力黄河故事焕发新时代光彩!(李金利)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